大班健康教案《从小运动身体好》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27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教学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健康歌》。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现)
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二)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三)表演《健康歌》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四)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五)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听音乐,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跳舞。
2.探讨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3.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4.除了刚才跳舞的时候身体部位的运动,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可以运动呢?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我们来找找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细致地观察描述了身体的一些器官,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说出应该怎样做到从小运动。在活动最后,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一起去探索,进一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百科: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且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行为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没有不运动的物件,也没有能离开物件的运动。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从小运动身体好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教学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健康歌》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现)
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二、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三、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听音乐,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跳舞
2、探讨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3、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4、 除了刚才跳舞的时候身体部位的运动,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可以运动呢?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我们来找找吧。
四、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五、表演《健康歌》
小小身体运动好(中班健康教案)
引言:园里在学期初就结合各年龄段的体质体能训练标准,幼儿体质情况,创编适合本班特点的情景游戏活动,利用户外活动、自由活动、活动区的时间等加强练习和游戏,学期末,通过小小趣味运动会的形式,展示幼儿的锻炼情况,孩子们在赶小猪、过小桥、移木过河等活动中,还体现了团结、协作、互相谦让等良好的品质。
一、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们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出于孩子们的动机、兴趣,我们一起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走、跑、跳。孩子们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意。因此,我就开展了探索“身体、移动”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利用身体的四肢包括头、腰等各个部位来尝试移动,从自己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宗旨。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条、跳、爬、滚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2、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孩子对走、跑、跳的不同形式有了尝试和探索。
四、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习。
走(慢走、快走、高个子走……)
跑(高抬腿跑、踢屁股跑……)
跳(双脚跳、单脚跳、转圈跳……)
2、我的身体会移动。
1)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移动身体。
要求:利用身体的移动,到达终点。但不能使用走、跑、跳三种动作。
2)挑战
个别幼儿进行动作的挑战,其余幼儿当裁判,判定该幼儿挑战成功或失败。
鼓励幼儿积极挑战,利用身体的所有可利用的部位(肩膀、腰、臂、膝盖等)来尝试移动。
和幼儿一起来积极尝试有创意、有难度的动作。
3、放松运动
游戏“雪人要化了”。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好玩的身体》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完成各种肢体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2、体验挑战、合作的快乐,增强保护同伴的意识。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块大垫子,事先布置在场地上。
2、放松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我说你做
孩子站在垫子上,以单人、双人的形式,听老师指令做动作。
之后稍进行放松。
二、基本部分
1、游戏:越过障碍
▲男孩子排队,女孩俯卧在垫子上,男孩从女孩身上过去。
要求:不能碰到女孩子,包括头发、衣服、身体的任何部位,然后从旁边走回来。
教师根据幼儿完成的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如双脚跳过、增加速度、增加宽度等。
▲男孩、女孩交换游戏。
教师小结。
2、游戏:穿过鳄鱼池
玩法:幼儿从岸上穿过鳄鱼河到对面中转站,中途必须从“鳄鱼”身上过去但不能碰到鳄鱼,然后从旁边回来到队伍后面排好队。
规则:可以用钻、爬、跳等各种方法越过鳄鱼,但不能碰到鳄鱼,否则可能会被鳄鱼吃了
▲教师当鳄鱼,在场地中央变换身体动作设置障碍,幼儿游戏。
之后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放松音乐,引导幼儿调整呼吸,互相按摩放松。
活动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的幼儿园女老师就有这么一个困惑: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如何做到在体育课中既能让幼儿充分地活动开又不至于太放,自己对整节课能够运筹帷幄?本节课《好玩的身体》就没有以上所提的忧虑,在教师轻松自如地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又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使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受到考验但却又不失规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有所提升。这节体育课对于孩子之所以这么具有吸引力,在于内容的新奇——不借助体育材料的情况下,围绕“身体”开展系列体育活动,给孩子带来全新的体验;在于玩法的多变——自己跟自己玩、被他人“玩”、把他人作为“物体”的玩等等,活动形式由静到动;还在于规则的遵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责任感的建立、有序等待轮流游戏的规则意识、克服惧怕心理和挑战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对活动极具满足感,因为在每次游戏时不仅仅是规则的约束还有自主权的发挥:想跳就跳、想钻就钻、爬也可以跨跳也行,对不断提高的难度,孩子们通过一次次行动进行自我调整。
幼儿百科:身体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ēntǐ,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躯干和四肢。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健康状况。
大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妙的兴趣。
2、充分运动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初步了解关节的作用。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一张人体结构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先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说哪儿动哪儿",老师说身体的一个地方,小
朋友们让它动起来,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讲出身体各部位名称及用途
师:刚才我们让我们的身体运动了一下,那小朋友,我们运动了身体的哪些器官呢?
师:哪些器官我们没有动呢?
师:刚才我们做游戏的时候,有的器官动了,有的没动,所以他们不高兴了。现在咱们让他们都动起来吧!(和幼儿一起舞蹈)
师:咱们先坐下休息一会儿,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跳舞时都用了哪些部位,怎样用的?
(幼儿讨论)
师:现在谁来告诉大家?
师:你用到四肢了,你知道他们还有什么用处吗?
师:哦,原来脖子可以扭呀,他还可以干什么?
三、引出关节
师: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能看见的,在身体里面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谁知道有哪些?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动?腿为什么会弯?
四、用木头人的游戏来初步了解关节的用处
师:木头人很喜欢我们的小朋友,想跟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陪它玩吗?我们如果跟木头人一样没有关节会怎样呢?
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关于身体的许多知识,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还认识了关节,它们的作用都很大,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们。
活动反思:
在这次"我们的身体"活动中,利用身体这一活的教具,和孩子们玩了一次认识人体器官的游戏,加深了幼儿对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细致地观察描述了身体的一些器官,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在活动中穿插了一个小舞蹈,通过跳舞,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各个器官的用处,而且,还联想到了一些细节,如:关节,如果没有关节,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动,同时,针对身体各种器官的作用,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说出应该怎样做好身体的自我保护。在活动最后,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一起去探索,进一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本次活动从简单的描述身体器官,到细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用处和保护方法,幼儿的身体保护意识大大提高。但在如何保护这些器官的问题上,虽然幼儿的思维很开阔,可是知识的系统性较差,我在设计教学时,对这个问题预料的不够,应在今后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及区角材料的投放方面,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使幼儿对身体的每个器官的保护都很到位,如:如何保护眼睛、听力、牙齿,如何防止感冒、防止摔伤等等,切实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百科:身体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ēntǐ,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躯干和四肢。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