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花样来点名
发布时间:2020-12-23 幼儿园来园工作总结 幼儿园保育员来园工作计划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晨间谈话时的每日点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它不但能让教师、幼儿了解学生、同伴的出勤情况,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但每每人数还没点到一半嗡嗡之声便不绝于耳,孩子们不是交头接耳,便是摸摸索索叽叽喳喳。不但孩子们不喜欢这一枯燥乏味的形式,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是又累又生气,怎么办呢?这学期,我班改用了点序号的方法。但感觉也不好,孩子们常因为忘了序号而乱了套,另外,我认为点序号好象有些不尊重幼儿,点名总觉得有些乏味,孩子的应答之声也是千篇一律的“到”。今天点到李志帆时,他来了句“啧”,孩子们顿时哄笑起来,我也笑了,他的有意搞笑让我突发灵感。何尝不可以让幼儿在这一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学说话呢?笑声过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点名,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答到,看谁跟别人说的不一样。此后便是阵阵笑声回荡在活动室里,有的说:“老师您好”。有的说:“祝老师身体健康”。还有的说:“老师我喜欢你”。当点到华炜涛时,他来了句:“老鼠爱大米”。我问他:“你为什么想到说这句活?”他说:“因为我喜欢听这首歌”。名点完了,看着笑意荡漾在孩子们的脸上,我问孩子们:“今天你们快乐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快乐”。我又说:“我们明天还是这样来点名,请小朋友想好一句最想说的话,好吗”?孩子们整齐而响亮地回答:“好!”今日偶发奇想换了个花样来点名,结果是皆大欢喜,幼儿不仅情绪高涨,还能带着这份愉快轻松的心情投入一日活动中,何乐而不为呢?我想,通过这件事,我们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错过每次机会,应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点名小花招
每天早上的点名成了一种惯例,小朋友对点名也就是随口用一句“到”就完事了。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点过自己后,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了,开始左右讲话,这点很令我苦恼。无意中,在一篇杂志中看到,一位老师的点名方式非常不一般,她要求小朋友在听到自己名字后,立即起来说一句广告词,小朋友兴趣非常浓。我在想,这种方式用在我们班能否见效呢?第二天早上点名时,我把这种点名方式说给小朋友听,不过,我没让小朋友非得说广告词不可,我要求他们说一句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对老师说,也可以是对小朋友说,还可以说说你喜欢的人、事、物等等。一下子,小朋友思绪打开了。开始点名了,我发现平时感觉上课不怎么样的小朋友竟然能说出一句话,在我的提醒下,并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这天早上,我发现通过这种点名方式,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了,因为大家都在思考着我要说一句什么话?或他会说什么?过程中,我时刻提醒小朋友要把话讲完整,讲通顺,虽然我用这种方式没几天,但我相信,这种方式能带给幼儿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由此,我感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不断的变换自己的各种模式,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我们的幼儿,让他们更加积极的配合我们的各项活动。
别样的点名方式
平常点名是为了让老师知道今天到底有哪些小朋友来园了,有哪些小朋友没有来,出勤率是多少,同时也可以让新入园的小朋友记住彼此的名字,所以每天一集中,老师就会开始点名,刚开始的几个小朋友注意力还很集中,可没有点到一半,小朋友就开始坐不住了,到最后要老师扯着嗓子喊才能有回应,那么,我是该舍弃点名还是另想办法呢?偶尔的一个机会,我发现孩子们对打电话很感兴趣,于是我灵机一动,把点名的方式改成打电话的方式,我说:“滴铃铃,帆帆小朋友在吗?”这下小朋友的注意力全集中起来了,打到电话的小朋友马上说:“来了,来了。”看他样子可神气啦,瞧!老师给自己打电话呢!就这样,我延伸出很多的花样来,有一次,我说报到谁的名字,谁就上来让老师抱抱,孩子们可高兴啦,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老师报自己的名字。还有一次我让小朋友们学小动物的叫声,我报到谁谁就站起来,学叫小动物的叫声,让小朋友们全听见。有一次看到中班小朋友学英语,小朋友可羡慕了,于是我马上就让他们用英语的方式和老师打招呼,比如我们说:“HELL罗老师\GOODMORNING”罗老师。想不到,无味的点名时间变成了有趣生动、充满笑声的时间,孩子们每天都期待老师能用不同的方式带给他们惊喜。
其实在教学活动以外的一些活动,看死乏味,只要我们用心去改变,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收获的。现在开始就行动吧!
教育随笔:让点名换种方式
每天早上的点名成了一种惯例,小朋友对点名也就是随口用一句“到”就完事了。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点过自己后,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了,开始左右讲话,这点很令我苦恼。
无意中,在一篇杂志中看到,一位老师的点名方式非常不一般,她要求小朋友在听到自己名字后,立即起来说一句广告词,小朋友兴趣非常浓。我在想,这种方式用在我们班能否见效呢?第二天早上点名时,我把这种点名方式说给小朋友听,不过,我没让小朋友非得说广告词不可,我要求他们说一句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对老师说,也可以是对小朋友说,还可以说说你喜欢的人、事、物等等。
一下子,小朋友思绪打开了。开始点名了,我发现平时感觉上课不怎么样的小朋友竟然能说出一句话,在我的提醒下,并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这天早上,我发现通过这种点名方式,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了,因为大家都在思考着我要说一句什么话?或他会说什么?过程中,我时刻提醒小朋友要把话讲完整,讲通顺,虽然我用这种方式没几天,但我相信,这种方式能带给幼儿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
由此,我感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不断的变换自己的各种模式,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我们的幼儿,让他们更加积极的配合我们的各项活动。
教育随笔:换一种方式点名
幼儿园里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后都会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就会大声喊:“到”可有意思了。有的答“到”的声音又细又高。有的答“到”的声音又粗又大,而有的孩子答“到”的声音又细幼小……从小朋友答到的声音里就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不用看就知道是谁的声音。但也有孩子答“到”时老是心不在焉。
班上有个男孩叫健健,这个孩子个性强,每次点他的名字他总是一动不动,有时甚至喊几遍他也无动于衷。于是我说:“咱班的健健今天没来吧,那中午就不给他分饭了。”说完我偷偷的瞄了他一眼,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刚想批评他忽然一想,对这样的孩子不能批评,说不定会造成孩子恐惧的心理,于是我换了一种口气:“明天点名时,我选一个今天答到最快,声音最洪亮的小朋友来点名。”果然后面的孩子答到时声音又大又快。第二天,我选了易荣轩来点名,孩子们果然一个比一个答得快就连健健也自觉的加入答“到”的氛围中,过了几天他也站在前面点小朋友的名。现在孩子们在每天早餐后都争先恐后的主动点名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有时候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式,换一种孩子感兴趣的方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样也许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教育随笔:点名也可以这样玩
如果说幼儿园的点名只是为了核对人数,或打发时间,那真是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教育机会。点名的学问深不可测。点名有助于培养幼儿常规。点名前必须让幼儿明确,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朋友必须安静,该是谁就是谁,像那种老师只管叫着名字,不管孩子乱喊一气的点名不要也罢。点名有助于促进孩子间的友爱情感。点名时不妨跳过请假幼儿的名字(谁来谁没来,不需要依靠点名来确定,老师应该时刻做到心中有数),点完后,问幼儿:“谁没来?”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注情感,同时还可通过点名鼓励坚持入园的幼儿。
点名可以渗透数的概念。小班幼儿可以要求他们点数自己组多少人,练习5以内点数。中班可要求多数几个,大班则可要求全数,还可练习默数,自己报数,进行偶数,奇数,相邻数等概念的渗透,并且也可以适当的渗透乘法概念。
点名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时间概念。年月日,星期,以及昨天,今天,明天等。每次点名前告诉幼儿日期,有没有特殊性,借以进行人文教育。点名可以促进师生感情。采用丰富多彩的点名方式,如被点到名的小朋友模仿小动物叫,或是用特别的方式与小朋友老师打招呼等。
教育随笔:小红花,我该怎样来爱你?
[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每个星期五下午,我们幼儿园里都会开展一次幼儿评比活动,老师会结合孩子一周里生活、学习、游戏等各方面的表现,评出每个班的“红花宝贝”,并发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所以,每个星期五家长来接孩子离园时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得到小红花呀?”得到的自然是高高兴兴把家还,没有得到的,孩子垂头丧气,大人脸上无光,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具体过程]:
星期五,下午放学时,大部分家长都拉着胸前贴着小红花的孩子高高兴兴回家,不时还能听到家长给孩子的承诺,“宝贝,晚上带你去吃肯德基!”“好孩子,明天带你去买新衣服!”等等。这时,我听到活动室里面传来一位妈妈和老师的谈话,妈妈问:“老师,这个星期我们家明明为什么没有得到小红花呀?”老师摸了摸孩子的头说:“这个星期,老师认为明明在做游戏时候的表现还可以更好一些,对不对?下个星期老师想看到你做得更棒,好吗?”孩子心有不甘地点点头。不一会儿,妈妈带着孩子走出活动室,满脸不高兴,边走边骂起了孩子:“你怎么搞的,笨死了,别人能得到,你怎么得不到,丢人死了,再这样下次就不来接你了……”孩子怯怯的看着妈妈,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时,旁边一位奶奶插话了:“哎,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家亮亮都好几个星期没有得到了,不就是一个小纸片嘛。”接着,慈祥的奶奶安慰自己垂头丧气的小孙子说:“没关系,奶奶带你到超市里买东西吃。”亮亮听了奶奶的话,脸上马上由阴转晴,蹦蹦跳跳地跟着奶奶奔向超市……
[案例分析]:
“小红花”评比活动是我园开展的对孩子的教育评价活动一部分,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评比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挖掘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做为家长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他所在的团体中是最棒的,并能够得到老师和周围人群的认可和肯定,甚至把孩子的成功当成是自己炫耀的一个资本。所以,通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后发现,在对待“小红花”事件上,家长对小红花的得失心比孩子更重。得到了就高高兴兴,并对孩子承诺各种物质奖励;得不到觉得脸上无光,认为孩子或自己很失败,把一腔怨气全撒在孩子身上;或者还有少部分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而无视奖励对于孩子的价值等等。而孩子的看法和大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待得失常常是以大人的情感为取向,他们在乎的是父母和老师是否喜欢他,如果大人会因为孩子得到奖励而喜欢他,或是因为不得到奖励而生气,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会为了讨大人的欢喜而患得患失。只要是来自他所重视的人,任何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引导作用。
[反思交流]:
那么,做为家长应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小红花”呢?
1、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鼓励”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原动力。对于孩子的优点,以及他的努力、进步,家长应给予正面的鼓励与肯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欣赏他的好行为及以他为荣的心意。但像上面案例中描述的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多是以物质奖励为主,而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肯定和赞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得到小红花,就可以跟爸爸妈妈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孩子的努力就会带上一种“功利色彩”,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当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进步,家长通过适当的赞美和鼓励,让孩子逐渐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建立自信心,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
2、适当的理解和宽容
当孩子没有得到小红花时,建议家长首先自己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太过在意,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给他设定的目标,家长就大声斥责,甚至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就像案例中明明妈妈的做法,那无形当中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也不能一味地维护孩子,不去正视孩子的缺点,像案例中亮亮的奶奶一样,只会让孩子在家长的放纵和溺爱中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这种时候,家长应告诉他,虽然这件事做得不够好,但并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或永远都做不好,帮助孩子重新树立起信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能力发展完全不同,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可能的缺点、及其他特点,让孩子随时感受到:“无论我的表现如何,父母都一样爱我、关心我”。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其实,家长作为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以一份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小红花,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鼓励、理解和宽容,才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个性,让孩子更茁壮的成长。
不妨换个角度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不妨换个角度”,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幼儿教师的工作用“忙、累、杂”三个字才足以形容。
每天从早到晚,耳边装满了孩子的声音,想安静一会儿都做不到;整天绷紧了全身的神经,唯恐孩子有一丁点闪失;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脑海里装了多少孩子的影子,这就是许许多多平凡的幼儿教师平凡的一天,不管多忙、多累、多烦,只要看到孩子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她们就悄悄地把辛苦留给自己,把爱心留给孩子,把笑容留给家长。
当听到一句句“老师,谢谢您!”“老师,您辛苦了!”时,涌上心头的第一感觉就是——当一个幼儿教师真不容易呀!
“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的环境,那你就试着改变心情,努力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其实成功很简单,教育好一个孩子是成功,得到家长的一句认可也是成功。
从小事做起,把每件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功。
”
努力学习,坚持干好每一项简单的事,用创新的思想开拓工作,工作中充满问号,工作永远是个逗号,工作要永远追求感叹号!
生活、工作中的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心中有什么,它就能看到什么。
用积极的心态直面自己.正如小女孩看见闪电对妈妈说:“你看,上帝在为我照相呢!”在妈妈眼里非常可怕的雷电,就因为小女孩的心态变了,整个事物就变得不一样了。
不知道本文“不妨换个角度”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换个角色去爱
今天班内又多了几个新孩子,孟天骄就是其中的一个。她非常的听话,从一入园到中午,一粒金豆豆也没掉,所以,我们都认定他是一个乖宝宝。新孩子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因此,我园规定新孩子中午可以让家长接回家吃午饭,下午再送过来。
今天中午吃的是蛋黄派,由于新孩子不在幼儿园吃饭,所以也不用交生活费,自然的也就没有她们的午点。但是在孩子们吃午点的时候,新孩子已经入园了。分午点的时候,天骄也来排队等着拿午点了,我随即便说:“孩子,没有你的午点,你是不能拿。”我只是随口说的一句话,也可能是自己没有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天骄却很在意的哭了。看着她趴在桌子上委屈的哭着,那一刹,我难过极了,心里有几分苦涩。等分完午点后,我想给孩子解释一下,所以,我走到他的座位旁耐心的告诉他:由于刚来的新孩子没有交生活费,所以,这一周没有她们的午点。她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但是眼圈还是红红的。虽然我已经给孩子说明白了,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很内疚。
我想:有些时候,我们作为老师是不是应该换换角色去考虑问题,也许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孩子们那天真、稚嫩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