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发布时间:2020-12-07 教育孩子笔记 幼师读书心得 幼师家访心得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妈们分享。幼儿生病时,现象不象成年人那么明显,对于那些天性爱玩...
家有小儿初长成,年方五岁,其中间之艰辛,唯有为人父母者方能深刻体会。
五年辛苦,五年的付出,也让我有了不少的育儿心得,下面就来说说我总结的一些关于小儿发烧的问题,来与妈妈们分享。
幼儿生病时,现象不象成年人那么明显,对于那些天性爱玩的孩子来说,不烧到38.5度以上他(她)们的表现都不是很难过的。及时的发现孩子有无发烧,对身体各器官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幼儿发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早发现:
一、当孩子面部出现不正常的红晕时(当然,也有的孩子脸正常是有红晕的)。可以用自己的额头去跟孩子额头亲密接触(用手去触摸孩子的额头有时可能因为自己的手温或者外界的原因而产生误觉),如果你能感觉到孩子的额头是热的,那就得注意了,正常情况下我们跟孩子的额头碰在一起除了有接触感应该不会感觉到有热度的。
二、摸孩子的小屁屁。正常体温下孩子的小屁屁一定是冰凉的,如果孩子发烧的话手脚有可能是滚热的,也有可能是冰冷的,但孩子的小屁屁一定是滚热的,用手去接触孩子的屁屁如果能感觉到滚热,那就是在发烧了。当然,孩子的小屁屁也有温的时候,正常是在早晨,但那也只是温温的而不是滚热的感觉。
三、孩子睡着的时候。正常体温下孩子睡着了呼吸会很平稳,如果小嘴张开,舌头会呈卷状,舌尖顶住上鄂,用鼻子呼吸。如果睡着的孩子呼吸急促,小嘴张大,舌头平躺,用嘴巴呼吸,这种情况就得注意了。可以用自己的肌肤与孩子的肌肤亲密接触,如果能感觉到孩子身体是热的,那就是发烧了。
当确定孩子以发烧时,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用体温表正确测量出孩子的体温。
温度在38度以下的,我们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法。
1、用湿毛巾敷孩子的额头。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用冷毛巾好,有的人认为用温的毛巾好,我个人认为,用温点的毛巾比较适合,因为温的毛巾能有助于孩子额头毛孔的打开,更有助于散热。
2、酒精挥发散热法。家中如果有酒精,当然白酒也行,可用棉球沾酒精少许擦试孩子的额头、耳后,前后心、腋下、手脚心处,一次不能擦太多,以免酒精伤到孩子的皮肤。间隔二十分钟左右擦试一次,当然,也可根据孩子的当时情况增减擦试次数。
3、尽量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喝开水也能帮助散热降温,孩子如果不爱喝的话应该尽量哄劝,开水温度应稍微热些,但不能烫嘴。
4、可以适量喂些板蓝根冲剂。孩子发烧说明身体里有炎症,孩子一般就是受凉、咳嗽所收起的炎症,板蓝根属中成药,其中也有治疗感冒咳嗽发烧的药效,对人体也无什么大碍。
如果孩子烧到38度以上,那就得注意了,如果你不知道孩子发烧的原因,最好是去医院让医生确诊。如果孩子是感冒咳嗽引起的发烧,那就可能配以消炎、感冒、止咳之类的药服用。一般三四天孩子就能好起来了。
对待孩子发烧好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发烧了就不能再着凉,会给孩子穿(或盖)的严严实实,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这样会让孩子身体里的温度不能正常散发,从而加重病情,当孩子发烧时我们不用过份紧张,给孩子正常的穿戴,注意不让孩子吹冷风吃冷的食物和水就行了。
孩子发烧服药后正常需要30分钟到50分钟方能退烧,所以在等待孩子退烧的这一段时间内我们仍需要用物理降温法进行处理。
孩子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做细心的父母,会对你的孩子成长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孩子的这些异常情况只有靠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来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让孩子承受更多的痛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如何处理孩子哭闹
育儿心得:如何处理孩子哭闹
我们班的家铭小朋友十分地可爱,是从拖班升上来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偏小的原因吧,每一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上一顿,因此妈妈也十分头痛,总是跟老师说:“我家宝宝怎样总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样。”其实家铭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他明白妈妈要送他来幼儿园时,他就明白会很长时光看不见妈妈,就会以哭来宣泄自我的情绪,当我和他说:“家铭别哭了,呆会我打电话给妈妈,叫妈妈早点来宝宝,妈妈就会很早来接宝宝的。”这时他又会停止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升入大班的宝宝自理潜力稍弱,总是期望身边有大人,要是你一但离开,宝宝又会哭起来。应对这种状况,我们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家长们也不需为此事担心宝宝身体之类的,因为宝宝哭其实也是个锻炼的过程、宣泄的过程,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把这种溺爱,宠爱转化成理智的爱,客观的爱,爱的太狭小,不但使家长身心交瘁,也剥夺了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家长要摆正自我的心态,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确的,我们必须要给予满足,但如果是无理的,就要制止。、
应对一些胆小、爱哭幼儿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冷处理:应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一样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2、条件对换法: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能够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必须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必须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分散注意法:这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能够此刻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励法: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能够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此刻的样貌”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明白行为定型为止。
相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必须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透过老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也让宝宝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育儿心得:孩子犯错如何处理?
育儿心得:孩子犯错如何处理?
在屋里扫地,小帅在客厅‘啊’了一声,我走过去看到餐桌上都是奶,小帅见到我过去,急忙说:“爸爸,对不起!”
我摸了一下他的头说:“没事!”接着拿起几张抽纸边递给他边说:“把它擦干净。”小帅接过纸,开始忙活起来,几张纸用完,自己又去拿纸来擦。
这不是小帅第一次把饮料洒出来,之前我们是吼他,结果发现他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每次都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做事情也畏首畏尾。我反思了一下,这样指责他犯的错是不行的。接着我们决定换一种方式去对待他犯的错。就是让他自己去承受犯错所带来的后果,并解决。比方说当小帅玩具倒一地的时候,我们就让他把玩具收起来。当子琦(10岁)把小帅弄哭了,我们不责怪她,也不和她讲所谓的大道理,就一句话:把弟弟哄好。很多家长遇到孩子打坏物品这种情况,那么就可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或者其它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弥补。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便会指责甚至谩骂孩子,目地是让孩子不再犯错,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样不仅会使孩子产生胆怯心里,而且他们很可能由此产生怨恨,做出更加叛逆的行为。话说回来,我们成年人就能保证不犯错吗?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犯了错怎么解决、怎么去弥补。
当然这种方法不能完全保证孩子不会再犯类似的错,但是他不会过于害怕,也会为他自己犯的错承担结果,并想办法解决。让孩子自己去承受犯错带来的结果的同时,不仅避免了与孩子产生矛盾,同时培养了孩子勇敢、担当、思考等优秀特点及能力。
如何正确的处理亲子关系
处理亲子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要维护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心理健康,要求爸妈在处理亲子关系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爸妈要多为子女着想,努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像。
爸妈要"善为子师",首先在夫妻关系上要和睦相处,力求给孩子留下1种安全的感觉和美好的印像。安全感是1种大部分的心理需要。孩子缺乏安全感,成天担心爸妈争吵或离婚,在这样的动荡气氛中,孩子的心理又怎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呢?许多研究表明,子女看到爸妈不和,甚至比父亲或母亲的亡故还要痛心,心理反应也更为复杂,这说明在子女的心目中,爸妈之间的感情该有多么重要!因此,爸妈应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多1分爱心和责任感,或许那些因区区小事就吵架闹离婚的爸妈,会从中得到启发和醒悟的。
爸妈要"善为子师",就应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子女做出榜样,使子女学有目标,行有示范。比如,要子女形成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习惯,爸妈自己在公共场合就要注意个人的1言1行,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弱病残"要主动让座,当遇到他人有艰难的时候,要热情地给予帮助,这样才能使子女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1位名叫博萨德{Bossard}的学者这样指出:爸妈的言行举止,是悬于子女眼前的1面镜子,家庭的生活方式,是1份丢不掉的家庭遗产。这话确实令每1个爸妈深思。
爸妈要"善为子师",还需注意各自形像的自我调节,使父亲与母亲的作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传统的家庭教导,从总体上来说,重视母爱,忽视父爱,强调父亲管教中的严厉的1面,忽略母亲教养中的娇宠的危害。这种"严父慈母"的旧观念、旧形像,其实应当改变。在对子女的教导中,既应重视母亲的作用,又应重视父亲的作用,而在有些情况下,父亲的教导效果,甚至比母亲更为有效。比如,雷丁{Radin}的研究发现,父亲的温暖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提高。对于童年期儿童的个性来说,父亲比母亲似乎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当然,就总的情况而言,爸妈双亲对子女的教导是同等重要的。假如爸妈能够密切配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像,使得慈爱与严格,教导与养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教导的合力,更好地发挥出家庭教导的整体功能。
二:爸妈要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办法教导孩子。
子女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1样的,即使在同1年龄阶段,也还存有性别上的差异以及其它身心差异。1般来说,未成年的子女在家庭中都有1些相同的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渴望交往,喜欢活动;喜欢游乐,兴趣广泛。对未成年子女的这些大部分的心理需求,爸妈应当心中有数。并积极采取措施,适当地加以满足,及时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导效果。
三:爸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素养,以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
爸妈的心理素养提高了,家庭中的心理气氛也随之得到改善,这样就会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家庭中爸妈要有养儿育女的正确动机;要有深厚稳定的教导情感;要有耐心细致的处事风格;要有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要有开朗善良的性格等等。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地给孩子选择书籍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地给孩子选择书籍
一岁幼儿
此时,他们的视觉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能接受单幅、不连贯的图片,但对所看到的东西还没有分析的能力。
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周遭环境的好奇心。彩色明亮,画面生动的图片会令幼儿觉得兴奋,喜欢把玩这类图书,甚至会出现撕扯或啃咬图书的行为,这是正常的,妈妈们不用太担心,也不要强硬阻止孩子撕扯或肯咬图书,然而由于此时幼儿视觉能力还没完全发展,妈妈给幼儿选购的图片的色彩不宜过度强烈复杂,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肯咬图书,妈妈们就最好不要选购太硬、边缘过于锋利和有塑胶书膜的图书以防,因为有硬的页面有可能会伤到幼儿幼嫩的皮肤,而有塑胶书膜的有可能会含有对幼儿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妈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清晰,内容着重于日常生活经验或描述他所熟悉的事物图画书或画片,让宝宝有建立熟悉周围环境的机会。
二岁幼儿
随着视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两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用眼睛直视一样东西,并且能掌握物体或图形的轮廓以及分辨不同的形状。
为他选择画面清楚,色彩明朗,造型大而简单的看图辨物之类的图书,内容接近日常生活,题材最好可引起亲子间的对话。
妈妈们还可以可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岁幼儿
三岁幼儿在语言能力方面已经可以与父母或其他进行简单的沟通。在视觉方面,他们更能够掌握图画,物体的大小,远近,对立体知觉也逐渐能够理解。
幼儿开始对儿歌、韵文感到喜爱,此时妈妈可以选择一些措词简短,易于吟诵的读物。
妈妈们还可以选择能帮助孩子了解现实环境的读物。陪同幼儿阅读图书时除了可依照图片的顺序讲故事给子女听以外,还可利用单一的图片让孩子自己看图说话,训练儿童的推理能力。
四岁幼儿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参加社会活动,如进入幼儿园,结交朋友等,在心理上开始学习独立。
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快速发展,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拟人化的动物故事。随着语言能力的加强,对童话,儿歌,民间故事也十分有兴趣。妈妈们可以考虑选择富有想象,创造力的图画故事,或具有实际观察意义的图画书。
五岁幼儿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五岁的幼儿的语汇已经相当丰富,能够较确切掌握他人说话的意思以及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妈妈应该鼓励幼儿多发问并多与幼儿一起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岁的幼儿可以接受幻想性及具有因果性的书,也喜欢想象性的游戏。在这一阶段妈妈可以给宝宝选择较复杂或拟人化的故事,以延伸幼儿生活经验,刺激想象力,还可加入浅易科学性读物,启发幼儿对科学及大自然产生好奇。
六岁幼儿
随着生活经验的扩大,能语言能力的提高,这时期可以给孩子提供多层面的选择的图书,历史故事、童话、民间故事都很适合这时期的孩子。除了文学性的书籍外,知识性的图画书,如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等都可扩大孩子阅读的兴趣,延伸其经验。妈妈们可选择图文并茂且附有较长的文字故事的图书。妈妈可以试着让孩子进行看图说故事,训练其想象、思考、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