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沉浮小秘密》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04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学会做科学小实验,体验操作的乐趣。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jz139.COm 迷你句子网】

物质准备:

课件、4个水盆、相机、人手一条干毛巾;雪花片、木块、树叶、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铁钉各8份;记录本每2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的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蚂蚁要出去玩了,它们俩一块儿来到河边。

2.小乌龟说:呀!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们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3.小蚂蚁说:不行,不行,我不会游泳,我一到水里就会给淹死的。

4.小乌龟说:那可怎么办呢?(请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说出蚂蚁在水里会沉下去,需要能浮起来的物品当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东西给你,或许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浮起来。

二、认识沉和浮的标记,并能用身体来表示沉和浮。

师:小乌龟的篮子里出现了2个标记,你觉得哪个标记表示浮起来,哪个标记表示沉下去。(幼儿说一说)

师: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沉和浮吗?

三、出示记录表,课件演示记录步骤。

师:小乌龟送了什么东西给小蚂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说一说)

师:(出现了“?”)请小朋友先想一想,这些物品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能浮起来的物品下面打↑,会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来,再请小朋友们2人一组,一人把小乌龟要送给小蚂蚁的物品轻轻地放进水里,另一个人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记录结果。

找出有异议的瓶子进行重点讲解。

六、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现在雪花片、铁钉和玻璃珠有点不开心了,因为它们也想像木块、泡沫、树叶和瓶子一样,浮在水面上,帮助小蚂蚁在水面上游玩,怎么办呢?

七、幼儿尝试操作,师小结。

师: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

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反思:

针对《纲要》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这节课我取材自幼儿身边较熟悉的东西,来进行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探索身边的科学,感知沉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类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树叶、塑料玩具、铁钉、玻璃球、塑料瓶、记录表、笔等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测、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探索、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会做简单的记录。

我在活动前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动手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环节:探索改变物体的沉浮。我通过小铁钉和玻璃球等也想帮忙作为一个引线,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探索。

自主的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操作记录表,二是这次活动只是我们班级对“沉”“浮”现象探究的一个起点,一盏“沉”“浮”现象的指明灯,还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们将投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接下来的相关探究活动。

幼儿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浮浮沉沉》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知道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2、能在理解沉浮关系后并乐意扩想别的东西是沉还是浮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明白沉与浮的现象。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石块、钥匙、泡沫、纸张、木头、树叶、塑料玩具、鸡蛋、水杯各一个、水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能够认识以上物品。说出他们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浮浮沉沉游戏:教师向幼儿讲诉游戏规则:当教师喊浮的时候全体小朋友成立正姿势站好。当老师喊出沉的时候,幼儿安安静静的在位子上做好。老师这样不断地喊沉浮,这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力。

(二)、:教师出示教学材料

教师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好朋友,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认不认识他们呢

2、教师依次出示教学材料,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这些好朋友来做客,那我们是请他们坐下?还是请他们站着呢?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材料,用水杯装满水。

教师指导语:让幼儿猜想过会我们会请好朋友干什么呢?

2、教师出示教学材料:“小朋友看看我们首先出现的是哪位好朋友呢”

3、刚才我们的好朋友已经休息好了,现在我们请好朋友洗澡睡觉了。我们来想一想,有哪些好朋友是喜欢在水的上面洗澡呢?在水的上面洗澡的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浮。在水的下面洗澡的我们也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叫——沉。

4、在洗澡之前呢,我们先来猜想一下好朋友是沉还是浮呢?让幼儿大胆的想象。

5、教师先用一块布将水杯遮挡住,然后请幼儿将来作客的好朋友放入水中让它洗澡。注意当幼儿放进去的时候,我们要教导幼儿要轻拿轻放,

6、教师可充分吊足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想到底好朋友下水之后是沉还是浮呢?然后把结果展现给幼儿观看。看看幼儿猜想的是不是和他们看见的一样呢

7、教师依次把剩下的好朋友请到水里面洗澡?这样反复操作。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沉与浮。

8、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那些东西在水里面去洗澡会沉呢?那些东西会浮呢?

9、教师每组幼儿提供一些操作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放在水里面会沉?哪些会浮呢?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幼儿百科:浮沉是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

中班科学沉浮小秘密


中班科学沉浮小秘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物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沉浮小秘密教案吧。活动目标:

1.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学会做科学小实验,体验操作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物质准备:

课件、4个水盆、相机、人手一条干毛巾;雪花片、木块、树叶、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铁钉各8份;记录本每2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的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蚂蚁要出去玩了,它们俩一块儿来到河边。

2.小乌龟说:呀!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们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3.小蚂蚁说:不行,不行,我不会游泳,我一到水里就会给淹死的。

4.小乌龟说:那可怎么办呢?(请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说出蚂蚁在水里会沉下去,需要能浮起来的物品当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东西给你,或许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浮起来。

二、认识沉和浮的标记,并能用身体来表示沉和浮。

师:小乌龟的篮子里出现了2个标记,你觉得哪个标记表示浮起来,哪个标记表示沉下去。(幼儿说一说)

师: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沉和浮吗?

三、出示记录表,课件演示记录步骤。

师:小乌龟送了什么东西给小蚂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说一说)

师:(出现了“?”)请小朋友先想一想,这些物品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能浮起来的物品下面打↑,会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来,再请小朋友们2人一组,一人把小乌龟要送给小蚂蚁的物品轻轻地放进水里,另一个人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记录结果。

找出有异议的瓶子进行重点讲解。

六、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现在雪花片、铁钉和玻璃珠有点不开心了,因为它们也想像木块、泡沫、树叶和瓶子一样,浮在水面上,帮助小蚂蚁在水面上游玩,怎么办呢?

七、幼儿尝试操作,师小结。

师: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

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反思:

针对《纲要》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这节课我取材自幼儿身边较熟悉的东西,来进行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探索身边的科学,感知沉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类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树叶、塑料玩具、铁钉、玻璃球、塑料瓶、记录表、笔等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测、动手操作 、大胆尝试、观察、 探索、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会做简单的记录。

我在活动前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动手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环节:探索改变物体的沉浮。我通过小铁钉和玻璃球等也想帮忙作为一个引线,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探索。

自主的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操作记录表,二是这次活动只是我们班级对“沉”“浮”现象探究的一个起点,一盏“沉”“浮”现象的指明灯,还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们将投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接下来的相关探究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沉与浮》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沉与浮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沉与浮的现象,幷会用语言描述。

2.幼儿学会操作,会用不同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茄子,土豆,菠菜(小青菜),蘑菇,胡萝卜,青椒

2.大水盆两只,记录单一人一份。

3.盒子,毛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提出问题

师:蔬菜宝宝要去探险,遇见了一条大河,这些蔬菜宝宝能安全过河吗?

谁浮在水面上谁就能安全过河。

2.介绍蔬菜

老师今天带了许多蔬菜宝宝,你们猜猜它是谁?

3.把它们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你们猜猜看?这些蔬菜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能沉在水里呢?

二.认识“沉”“浮”学习用来表示沉浮现象。

1.小朋友,如果蔬菜浮在水面我们用“↑”来表示,如果蔬菜沉在水里我们用“↓”来表示。

2.交流猜测的情况

3.师:怎样来证明谁的猜测对呢?

三.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与浮的现象幷做好记录。

1.师:看老师先拿一个菠菜放在水盆中,猜一猜会怎样?你会用什么符号做记录?(学生边思考边观察边做记录)

2.自己拿一个蔬菜放在水里,看看会是什么结果,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3.交待操作要求:第一步,哪一个蔬菜放在水里,观察它是沉还是浮,

第二步:把蔬菜从水中捞出来放在盒子里,擦干手第三步:记录观察结果。

3.幼儿实验,教师观察幼儿的动手操作情况。

4.幼儿讲解操作结果。

四.拓展延伸,活动结束。

水真的好神奇啊,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浮力)做出了许多事情,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吗?轮船就是利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才能在海上行走。以后我们还要探索水的奥秘。

教学反思

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5.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时由于准备不足,孩子没能答出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

6.以后还要多探究,并及时引导孩子为以后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幼儿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沉浮小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沉浮小秘密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物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沉浮小秘密教案吧。活动目标:

1.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学会做科学小实验,体验操作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物质准备:

课件、4个水盆、相机、人手一条干毛巾;雪花片、木块、树叶、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铁钉各8份;记录本每2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的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蚂蚁要出去玩了,它们俩一块儿来到河边。

2.小乌龟说:呀!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们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3.小蚂蚁说:不行,不行,我不会游泳,我一到水里就会给淹死的。

4.小乌龟说:那可怎么办呢?(请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说出蚂蚁在水里会沉下去,需要能浮起来的物品当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东西给你,或许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浮起来。

二、认识沉和浮的标记,并能用身体来表示沉和浮。

师:小乌龟的篮子里出现了2个标记,你觉得哪个标记表示浮起来,哪个标记表示沉下去。(幼儿说一说)

师: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沉和浮吗?

三、出示记录表,课件演示记录步骤。

师:小乌龟送了什么东西给小蚂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说一说)

师:(出现了“?”)请小朋友先想一想,这些物品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能浮起来的物品下面打↑,会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来,再请小朋友们2人一组,一人把小乌龟要送给小蚂蚁的物品轻轻地放进水里,另一个人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记录结果。

找出有异议的瓶子进行重点讲解。

六、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现在雪花片、铁钉和玻璃珠有点不开心了,因为它们也想像木块、泡沫、树叶和瓶子一样,浮在水面上,帮助小蚂蚁在水面上游玩,怎么办呢?

七、幼儿尝试操作,师小结。

师: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

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反思:

针对《纲要》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这节课我取材自幼儿身边较熟悉的东西,来进行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探索身边的科学,感知沉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类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树叶、塑料玩具、铁钉、玻璃球、塑料瓶、记录表、笔等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测、动手操作 、大胆尝试、观察、 探索、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会做简单的记录。

我在活动前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动手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环节:探索改变物体的沉浮。我通过小铁钉和玻璃球等也想帮忙作为一个引线,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探索。

自主的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操作记录表,二是这次活动只是我们班级对“沉”“浮”现象探究的一个起点,一盏“沉”“浮”现象的指明灯,还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们将投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接下来的相关探究活动。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浮浮沉沉》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知道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2、能在理解沉浮关系后并乐意扩想别的东西是沉还是浮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020-11-12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沉浮小秘密 中班科学沉浮小秘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物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
    2021-05-0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沉与浮》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
    2020-11-12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沉浮小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沉浮小秘密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物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感知物体在...
    2021-05-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秘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乐意学说散文内容。 2、感受散文的意境美,体验与同伴分享秘密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理解散文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音乐:《秋日的私语...
    2021-01-0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知道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2、能在理解沉浮关系后并乐意扩想别的东西是沉还是浮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020-11-12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沉浮小秘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物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

2021-05-0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

2020-11-12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活动沉浮小秘密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物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感知物体在...

2021-05-0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乐意学说散文内容。 2、感受散文的意境美,体验与同伴分享秘密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理解散文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音乐:《秋日的私语...

2021-01-0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