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你在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10-27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二类孩子:

一类是“乖”孩子:这些孩子特别听话,成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会惹事,也不会惹人生气。很多成人特别喜欢这样的孩子,包括很多家长和老师,因为这样的孩子让人省心。

一类是“聪明”孩子,这些孩子特别知道如何说和如何做能让成人高兴,老师一句坐好了,他会把何把腰挺得往后躬,甚至成人不用说话,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这些孩子都能理解。几乎每个成人都会喜欢这些孩子,因为这些孩子特别会讨人喜欢。

我却觉得有点担心,为这样的孩子屡屡被表扬和被做为导向担心:

“乖”孩子往往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自己的想法从来或很少受到过关注或重视,或者根本得不到表达,或者表达了也没人理会不起作用,慢慢地他就会习惯不表达、思考,就会习惯于自我放弃。于是这些“乖”孩子到了社会上后,领导同事们一边会喜欢他们的好相处(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对别人说“不”,从来没有“看不惯”或“气不愤”),一边却更会为他们的没想法没主意而发愁,甚至有时难免会忍痛割爱而不得不辞掉。

“聪明”孩子往往是这样形成的:当他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关注,或因表达自己真实想法而受到批评时,一个或是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如果自己试着不说自己想说的而说“大人”想听的,他就会得到关注,就会受到表扬,于是他就变得“乖巧起来”,学会了掩饰自己来讨好别人尤其是手握表扬批评和奖惩大权的成人。这类孩子有时会被视为“有心计”,被认为是“小大人儿”。可惜的是,这种人长大后却往往活得很累很累,因为他们在忙于讨好这个、讨好那个、讨好好多人后,忽然会发现“自己”没有了,而没有“自已”的人往往是很难找到幸福感的,即使他得到了很多物质的收益或别人的称赞。

您喜欢这二类孩子吗?您想培养这二类孩子吗?您的教育正在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应该培养孩子什么!


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说实话我没少读,见到好的我都会毫不吝啬的买下来,小算下来也有十多本,而且还不算从网上下载的电子书。从书中我也学到很多对教育孩子有用的东西,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有很多教育理论对别人好用,但是对自已的儿子却怎么也不适用,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

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来,生长在农村,她们没有看过那些理论,那些教育方面的书,但是我们姐妹几个,个个都孝顺懂事,还很有出息。现在想想,大概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从他们实际生活中学到这一切吧,比如孝顺爷爷奶奶、比如和邻居的关系亲如一家,还有宽容,勤劳朴实等等。自从自已有了儿子以后,尤其是小家伙会说话懂事以后,我们的一言一行更是他首先模仿的对象,有几次小爸的话都被他原封不动的照学下来,吓得我们不得不检点自已的行为,这时才懂得要想管好小孩子,父母要先正自已行为的道理。

还有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天天看电视,天天打麻将,天天喝酒抽烟,天天脏话连篇,那孩子不会学习好,不会优秀到哪里。如果父母天天爱书如命,努力工作学习,即使父母没有刻意要求孩子什么,孩子都不会差到哪里。这其中的道理已显而易见。

现在书看多了,也能悟出一些东西。面对国内现在的教育,想让孩子学会一切东西去应对,那还不得把孩子累死呀!想来想去,做为家长我们只能抓住根本去培养孩子,如好的品德、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的情商,培养一些基本的能力,只有这些根基牢固了,以后遇到任何问题他都可能迎刃而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谐幸福,父母正直善良,再加上父母适当的引导并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能力,给他一生受用的东西,那才是教育之本!

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去找朋友玩,却看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朋友的弟弟正在和自己的父亲吵架,吵的很凶,当父亲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突然一脚把旁边的一把暖壶踢飞了!暖壶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度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爆炸发出“嘭”的一声巨响,把我吓得一个哆嗦,紧接着就是玻璃渣满地、热水流出,连着升起一股浓浓的白色热气。

在这样的威慑力下,任何孩子都会被吓傻,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从小父母都没有大声红过脸的我,早被这架势吓得魂飞魄散了。

然而,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当儿子的居然没有一丝的惧怕和畏缩,反而来了个更劲猛的动作,一把把桌子掀飞了!随着一声“哐当”巨响,桌子上的茶壶茶杯碎了一地,一片狼藉。

正在这时,朋友的妈妈回来了,人家居然能心不烦气不燥的说了句:“你们这对冤家父子奥!”就开始收拾起东西来。

让我更吃惊的是,朋友的弟弟看见了母亲,原本怒气冲天的脸瞬间变成了和颜悦色,就像按了一个转换开关,恭恭敬敬的帮着妈妈收拾起残局来,一边收拾一边还安慰妈妈不要生气!

当父亲的看到这幅情景,很没脸的躲了出去。

我也帮忙收拾东西。朋友的母亲说:“让你见笑了。”

我好奇的问:“你们同样是他的父母,为什么态度却是天壤之别?”

朋友的母亲看了一眼在一旁扫地的儿子,叹了口气说:“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通过一个母亲的肺腑之言,和她看孩子时爱怜温柔的目光,我能想象出这个儿子从小是怎样在暴躁脾气父亲的威慑下压抑成长的!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哭泣时,父亲打雷般的咆哮一句“闭嘴,一边哭去!”孩子只好硬生生的把眼泪憋了回去;当孩子耍小脾气把手里不满意的一块饼干扔了时,父亲却把整包的饼干摔在了地上,然后还不解恨的再上去重重的踩碎了。

这种粗暴行为在孩子的小时候确实能立竿见影,孩子确实被你的举动吓得乖巧无比。

但你可知道,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特殊的储存罐,它是专门用来储存情感的,一路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全部都储存了起来。也许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但它确确实实的存在着。

这些储存的情感像一根隐形的藤蔓,看似无形,却将我们的过去紧紧缠绕,又影响着我们走向前方。当我们以为过去已远去时,却发现我们的一些思维模式就是父母的复制品,对待他们的一些行为方式与父母小时候对待我们的方式惊人的相似。

通常,坏脾气的孩子后面是一个坏脾气的家长;性格急躁的父母在教导孩子情绪管理时往往会适得其反。

以暴制暴,恐吓,只能造成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我们从小生活、成长在一个家庭里,耳濡目染地接受父母的教养方式,并潜移默化地继承它,不自觉地应用于我们的婚姻、交友、职场以及对待父母的态度上。

这好像是一种轮回,又像是一种循环。

一位老人上洗手间时不小心滑了一脚,结果胳膊肘就粉碎性骨折了,孩子气冲冲的埋怨:“你这么大年纪了,真让人操心,怎么这么没出息,就不能小心一点吗!”

当有一天孩子这么说你的时候,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个正处在好动时期的孩子,妈妈再三叮嘱,他还是不停的跑来跑去,结果跌倒把手磕破了,于是你没好气的训孩子“活该,让你不听话,跌到了吧!和你说别跑了、别跑了,就是不听!”

一位许久未见孩子的老人,凑过来想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话,孩子却眼睛盯着手机心不在焉的随便敷衍几句。

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现在为了看手机敷衍孩子的影子?

你真是太让我生气了!

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儿心!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就知道哭!

你不听话感冒生病了我可不管你!

你在学校里干的啥!考了这么一点分数,长大了捡垃圾去吧!

你可知道这些话将来会变成孩子嘴里的:

你老人家能有一天不气人吗!

你老人家能让年轻人省点儿心吗!

你老人家多大了,还哭,还不如小孩子呢!

你血糖这么高,还不注意饮食,病了都是自找的,没人陪你去医院!

你们一辈子干的啥,这么点钱也拿不出来!

我们总说,“看清别人容易,却看不清自己”,其实透过父母我们便可以看明白自己。每个人在孩童时候认知发展并不完善,很难独立自主,所以他们必须主动适应环境,接受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并习以为常地把父母的生活公式代入自己成年后的生活。

家长的威信,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孩子好好对待你的首要条件。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威信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力量和资望。”

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与信赖,对孩子的关怀与帮助,可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诚的感激父母,从而使得孩子对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能积极、自觉的接受,并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这样,日久天长,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教育力量,也就是威信的力量。

有句老俗话说:父不慈,子不孝,各奔他乡。这“各奔他乡”好像有点过了哈,总不至于吧!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自身做到身正严明,自然可以产生不怒而威的力量。

就像上面这位父亲,摔桌子、砸椅子是最无能的表现!

人家林肯的儿子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往父亲的帽子里拉大便,林肯却哈哈大笑说儿子有创意。要你还不气的把白宫都炸了!呵呵。

林肯之所以能这样的对待儿子,是他的童年恨透了父亲的粗暴和苛责,所以他形成了一个父亲应该很宽容很温和的观念。真正的成长,便是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知道我们父母教育方式中哪些值得继承或需要抛弃,然后自己去孕育一个全新的文化。就如林肯。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会产生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等负面情绪,这种时候,家长要明确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家乡应该拥抱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绪;要用心倾听,读懂孩子的情绪,要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判断是非对错,给孩子人生道路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做事时有章可循,说话时有本可惨。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管教孩子,甚至“以暴制暴”。

有人说灵魂是会记账的,我觉得性格脾气也会记账,如果你不想孩子以后也会这样的对待我们,那就嘴下留情,手下留情吧!

也为自己在孩子心里储蓄一份感情,一份依赖,一份信任,一份爱恋,一份尊敬,一份威望,一份崇拜。

突然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今年的冬天似乎比着常年要冷一些,还没到供暖的时候被窝里已经凉的进不去了,我特意给儿子买了个暖水袋灌上热水暖和被窝。

儿子说:“妈妈,你怎么不买两个,咱俩一人一个。”

我说:“妈妈是大人了不怕冷的,再说过几天来了暖气就用不着了。”

晚上睡觉时,儿子早已睡着了,我钻进自己的被窝,伸开腿,脚碰到了热热的暖水袋,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

儿子的暖水袋什么时候到了我的被窝里了!

也许是儿子觉得自己的被窝暖过来了就给我拿了过来;也许是儿子根本没用,直接就放在了我的被窝了。

父母是孩子们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一位妈妈的苦恼:我的女儿一直都挺懂事的,可是自从上初中后就变了。我让她往东她偏往西,越来越不听话,而且还学会了顶嘴,真是气死我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其实孩子跟家长顶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看看这些孩子们对自己为什么顶嘴是怎么回答的吧,或许会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我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顶嘴:

—言而无信—

上个星期,和爸爸约定好如果我作业完成了就带我去迪斯尼玩。可等我完成了他却改口说,等你考上班级前十名,考不上就别想了。我真的特别生气,为什么你们大人这么言而无信……

—感到委屈—

其实,只有在妈妈误会我时,我才会顶嘴。有次我只是想帮她分担一点家务,不让她很辛苦,不小心摔坏了碗。妈妈就过来向我大吼:“谁让你洗碗了!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去看书!”我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顶嘴了。

—父母不以身作则—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都没有做到。让我早睡,可他们在外面打麻将到凌晨才回家;让我别玩电脑,我妈却在电脑上看韩剧一看就几个小时。

—父母霸道—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妈妈经常教训我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小孩子懂什么?”我的天哪,这话也叫讲理吗?

—总拿我与别人比—

他们只知道打击我,我妈反正就是有意无意的就说起别人家的孩子,隔壁的某某某得什么奖啦,考上重点高中啦巴拉巴拉的。为什么你们总是说别人的好?那你找别人的女儿做你女儿好了!

—顶嘴是表达想法—

在我们孩子面前,父母总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其实,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如果不大声“顶嘴”,根本没有威力,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讨厌被命令—

我只是想把后半集的连续剧看完就马上睡觉,爸爸坚决说不行把我电视关了,而且他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跟我说话,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我很不爽。

“一个巴掌拍不响”,从以上几个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和父母顶嘴并非无缘无故的,父母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

孩子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二、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三、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

四、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父母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五、注重言传身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自己都时常跟爱人顶嘴,跟老人发生冲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父母多多以身作则,平日处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长辈时言行尊重,孩子自然会听从教导,而不再顶嘴的。

六、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举动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溺爱的害处,溺爱可能造成孩子顶嘴,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最好是全家同一阵线,如果孩子不听话,明显是不讲道理地顶嘴胡闹,大家都不理他,孤立他,让他承受后果。而当他变得讲道理听话时,则要用鼓励的言行强化他的转变。

七、营造民主的家庭气氛

为了让孩子有话可以轻松讲出来,做父母的不应该时刻以权威自居。不妨在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并且鼓励孩子随时讲出自己的感受,随时化解孩子的委屈。别怕你会没有威信,其实你越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和认同你。反之,如果父母总是以“大”压小,长期下去,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八、给孩子申辩权利

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

对于孩子的顶嘴现象,我们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权威压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顶嘴背后的原因,积极引导孩子,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你知道在小孩子的眼中爱情是什么样的么?


什么是爱情?孩子们又了解多少呢?不妨看看小孩子眼中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呢?一组5至10岁的美国小孩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或许答案貌似傻傻的,但是……谁说小朋友就一定不懂事?或许他们看到了你所看不到的。

在西方情人节那天,孩子们给这一情人节赋予了新的内容。因为这是一个“爱”的节日,小朋友可以给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送礼物,表达对周围人的关心、爱心和友谊等,可以广泛地交朋友,感受爱与被爱,体会分享的快乐。那么什么是爱情?孩子们又了解多少呢?不妨看看小孩子眼中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呢?一组5至10岁的美国小孩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合适的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84岁吧。那时候什么也不用做,有好多时间彼此相爱。”──朱迪,5岁

“等我读完幼儿园,就得开始考虑为自己找个妻子。”──汤米,5岁

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是怎样发生的呢?

“我听人说,这和身上的味道有关。大人们都很喜欢用香水。”──简,9岁

“我想大概会被一支箭之类的东西射中吧……应该不疼的。”──哈伦,8岁

爱上一个人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

“会像发生了雪崩,你得拼命地向前跑,不停地跑。”──罗杰,9岁

“如果会像学拼写那么麻烦,我可不想试。太花时间了。”──里奥,7岁

外表重要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不是亲戚的人爱上你,当然是长得漂亮点好。”──珍妮,8岁

“外表并不是最重要的。我长得应该算不错了,可是没听说过有谁想嫁给我。”──加里,7岁

“外表是不能持久的。你有多少钱才最重要。”──克里斯汀,9岁

为什么恋人们总是手牵手?

“是怕戒指掉下来吧。那些东西很贵的。”──大卫,8岁

愿意恋爱吗?

“我还是很希望和人谈恋爱的──只要别是在电视放《阿森一族》的时候。”(注:《阿森一族》是美国很受欢迎的动画片)”──安妮塔,6岁

“就算你想躲起来,爱情也一定会找到你的。从5岁起,我就常常想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可是那些女孩老是能找到我。”──波比,8岁

要成为一个好的爱人,应该有什么条件?

“起码得会签支票。就算你有好多好多爱,也得付好多帐单。”──爱娃,8岁

怎么让别人爱上你?

“告诉她你有好多糖。”──阿朗佐,9岁

“请她吃饭吧。一定得是她喜欢吃的东西。我自己就很喜欢吃法国菜。”──巴特,9岁

怎么判断在餐厅里吃饭的两个大人是不是在恋爱?

“看看是谁付钱。谈恋爱的男人都愿意付钱。”──约翰,9岁

“恋爱的人总是我盯着你你盯着我,吃的东西都凉了。”──布拉德,8岁

“恋爱的人准会叫甜品……他们心里准是很甜。”──克里斯汀,9岁

当一个人说“我爱你“的时候,心里想着什么?

“她没准在想:爱是爱,不过最好他能勤点洗澡,至少一天一次。”──米歇尔,9岁

人是怎么学会接吻的呢?“多看点肥皂剧一定有好处。”──凯琳,9岁

应该在什么时候亲吻自己喜欢的人?

“除非我有足够多的钱,买得起结婚戒指和摄像机,否则我不会去吻一个女孩子。因为女孩子们总是想把结婚那天录下来。”──吉姆,10岁

“我可不想在别人面前这样做,会很害臊的。不过如果没有别人看见,我可以考虑亲一个好看的男孩……一两个小时就够了。”──凯丽,9岁

爱情怎样才能持久?

“多花一点时间,不要老是想着上班。”──汤姆,7岁

“别忘了她的名字……那样会把事情弄糟的。”──罗杰,8岁

“接吻的本事很有用。就算你忘了清理垃圾,她也会原谅你的。”──兰迪,8岁

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那天,妞儿吃完西瓜跑到一边看电视,餐桌本来就不大,盛西瓜的盘子和西瓜皮在餐桌上一片狼藉。此时的我手忙脚乱端着饭菜走到餐桌旁,我顿时皱起眉头:“臭妞就是懒,吃完了就不会帮忙收拾一下!”

一旁的妞儿偷乐起来。“以后再这样懒就别吃西瓜啦!这样下去会变成小懒猪的!”我放下手中的盘子边收拾边唠叨。

“妈妈,我就是一个小懒猪,以后你别再唠叨啦!我自己都承认我懒了,你再说也没意思!”小妞一旁狡辩。

我顿悟过来,这小妞给我较劲呢!看来孩子的缺点真不能强化点拨,我越是点拨,妞儿反倒有了这样的心思:你不是说我懒吗,那我就干脆懒给你看好了!

我一直对妞儿的卫生习惯着重培养,我认为小女孩从小就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前妞儿做的很好,她能独自把自己的卫生做的很棒,比如学习的垃圾知道放在一个塑料盒里,等到满了自己知道倒进客厅的垃圾桶里。

自从暑假后,妞儿的懒散习惯渐渐呈现出来。写字的时候会把学习桌弄得一片狼藉,用过的废纸扔的床上和地上都是。

“妞,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垃圾怎么能扔的到处都是呢?”我边皱眉头变责怪小妞。小妞对我的责怪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的忙着自己的事情!

看到这儿,我有点冒火,走向前扯着妞儿的耳朵问:“妈妈跟你说话呢?没听到?”“听着呢,妈妈,我听着呢!”妞儿边笑边答应着。

没想到第二天,小妞的房间里依然如昨天那样乱!这样下去可不行,整个暑假过去,妞儿的恶习一旦形成,想要改正要费一番周折!“妞儿,你这样下去可真的无可救药了,妈妈昨天怎么说的,为什么你就是记不住呢?你真想变成一个小懒猪?”我对着妞儿再次唠叨起来。

妞儿在一旁嘟起嘴不高兴的反驳:“给你说了,我就懒猪,妈妈勤快你就帮我干吧!”听到这儿,我又一次顿悟过来,看来这标签真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你越是强化孩子身上的毛病,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索性跟你杠上,想要变勤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这两件事情表明,我感到在妞儿身上不能再随便贴标签了,我得改变策略让妞儿改变懒惰的习惯。

诸 如妞儿吃完的垃圾,我会用温柔的语气对妞儿采取糖衣炮弹的攻略:“宝贝,赶快帮妈妈收拾一下,这是妈妈该干的,但妈妈正忙着,宝贝收拾一下就算帮妈妈 啦!”妞儿听到这儿就蛮高兴的,会把盘子和垃圾原地归位。完了我再给妞一通狠狠的表扬,妞儿就会乐的满脸开花,自己的卫生很快也搞定啦!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随便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家长在育儿当中,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唠叨,好的标签可以因地制宜的贴贴,坏的标签千万别给孩子随便乱贴。

有 的家长在育儿中可能会有些急躁的心理,特别是孩子学习成绩和犯了某种错误时,家长就会顺口说:“哎呀,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样讨 厌!”这些话常在家长挂着,唠叨的遍数多了,不但起不了好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觉得父母眼里我就是个这样的孩子,做不做好都无所谓,反正在爸妈 心里就没有好处了。

不知大家留心过身边的育儿故事和典型的案例了吗?一个经常抱怨和牢骚满腹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定 会胆小懦弱,没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会举棋不定!这就是父母在孩子身上贴标签多了,孩子的已经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本性,在父母的变相的“标签”下,孩子走上 社会也会没有自我,丧失奋进的动力的。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来看,我家妞儿并不是懒惰的孩子,只是被我唠叨的多了,才故意做了我嘴里的“小懒猪”。幸亏我及时改变了方法,“小懒猪”最后又变成了“勤快小公主”。我不是非要孩子按我的意愿去做事,也不是非要培养出一个“勤快”孩子,我只是让妞儿干些力所能及的,这样对与她的成长会有好处的。

我家的典型例子相信大家看到,也会有一番感想的!好习惯虽然是小时候就要培养好,但切记不要给孩子随意贴上“懒惰”的标签,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

很多人对高情商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高情商的人是一个人能够对自己、对别人情绪敏感的人,他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安抚别人情绪的人。

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静心园心理咨询

与智商培养不同,我们没有一套专门的教育体系去培养一个孩子的情商。

所以如何学会觉察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往往都是从与身边的人的互动学会的。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以说,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并且是最重要的那位老师。

当你想要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记住以下这“3要”和“3不要”。

1 要:将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看成和孩连接的机会

让一个孩子控制他们自己的情绪其实很难,年龄越小,难度越大。

将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刻看成一次你与孩子连接,以及帮助他成长的机会。

先暂时不论是非对错,父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同情孩子。

不用担心这样做会惯坏孩子。

恰恰相反,只有当你先做到这一步才更有可能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

无论成人或孩子,我们只会对那些能够理解我们感受的人敞开心扉,当我们可以敞开心扉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

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第一步,把你的是非观暂时拿开,无条件的与你的孩子共情。

1 不要:因为孩子情绪化就责骂或者无视他们

情绪化是儿童成长阶段的共同特点。

因为他们还不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

因为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就更需要成年人的支持和引导。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伤心欲绝。

而父母就像孩子是个透明人一样不管他在哭。

只是催促着他继续走路,完全没有要安慰孩子的意思。

还有一些父母面对情绪化的孩子会变得非常暴躁。

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他们会打孩子。

有些孩子会因为恐惧而停止哭泣,有些则会哭得更凶。

如果父母总是无视孩子的情绪,或者因为孩子情绪化而惩罚他,就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的情绪对我不重要,或者你的情绪就是坏的。

这个信息会深深根植于孩子心底。

他们要么觉得自己的感受对你不重要,要么就会认为自己出现情绪是错误的。

这种想法会跟随他直到成年。

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静心园心理咨询

2 要:帮助你的孩子分辨他们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愤怒。

孩子会用愤怒去掩盖自己很多情绪。

比如受挫、伤心、失望,甚至有时候他就是觉得疲倦了,也会发脾气。

-->

此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让他明白其实自己在经历什么情绪。

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生气是因为输了,觉得很沮丧。”

或者,“你现在很生气,我猜是因为爸爸不带你去玩你觉得很失望。”

等等。

一旦孩子能够清楚他们真正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时,他们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会被极端情绪湮没。

为什么要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情绪?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会用语言将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出来。

用语言表达情绪和用语言表达想法一样,需要被教导,被训练。

别说孩子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情绪,有很多成年人都分不清自己的情绪。

有一种人被称为“垃圾人”,他们会用愤怒去回应自己大部分情绪。

受挫的时候愤怒,失望的时候愤怒,悲伤的时候愤怒。

由于成长过程中缺乏引导,他们的情绪觉察力和表达力和儿童差不多。

2 不要:评判孩子的情绪

有时孩子所言所行会让我们觉得难以接受,而孩子出现的情绪也让成年人觉得莫名其妙。

但是不管你能不能理解,都不要去评判孩子的情绪。

没有坏的情绪,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

它都在告诉一个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你给孩子情绪贴上“好”与“坏”的标签时,他们就失去了了解这些情绪背后真实想法的机会。

3 要: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安抚好了孩子以后,你应该教孩子一些方法。

让他知道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他该怎么处理。

最好的办法是你能和孩子一起想出不止一种解决办法。

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方法,还有如何管理自我,如何从情绪状态中走出来,用理性去解决问题。

你需要让孩子知道,每一种情绪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并非每种行为都能被接受。

父母也可以利用这个时候教导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的,哪些是禁止的,为他的行为设置界限。

当你的孩子打了别的孩子后,或许你可以这么说:

“我知道你当时肯定气坏了,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很生气。但是打人这种方式非常不好。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么做?”

3 不要:低估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发展成一个具有高度认知功能的成人,但他们需要时间成长。

对孩子来说,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需要的的是有人能够倾听他们说什么,在难受的时候能够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有让他们感觉安全的父母,能够对父母敞开心扉。

你这样做看似放弃了对孩子“严厉”的教育手段,但却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让他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更强,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善解人意的教导,会将孩子教导成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现在从事感统训练这个行业,接触的家庭多了,发现小孩身上的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家庭因素,并不一定就是本性如此,可见家庭教育多么重要!我们中国的父母就是缺少家庭教育这方面专业的知识,只能从以往自身家庭的教育模式去教育小孩,甚至有的反其道而行之,真是社会的一个悲哀,父母其实也很无能为力。

中国式的家庭比较喜欢一手包办,看到小孩做事慢吞吞,而且怎么也做不好,就直接帮他做了,最后导致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依赖别人。有些家长会说她的小孩总是拖拉,不愿起床,她没办法就只能什么事都给他做了,其实家长大可不用管他,他喜欢睡就让他睡,喜欢拖拉就让他拖拉,等他到学校自然就有老师批评,才能慢慢养成他的时间观念,而且一手包办家庭的孩子自理能力总是很弱,又很懒散,就是挂个饼在他胸前也会饿死的那种人。

好像越来越多家长都抱怨小孩懦弱,没有主见,或许大部分还是家庭因素起作用,如果你的父母比较权威,很少有让孩子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也很少让孩子做选择,一味的从自身出发,为孩子安排这安排那的,孩子受欺负了立即就挺身而出,没有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他们又如何成长呢?只能是唯唯诺诺。有了家庭的保护伞,我又何须坚强、自立?你说往东我就往东,你说往西我就往西,连站在十字路口耗时间、费脑力去思考往哪走都不需要了!

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怎么样培养孩子情商


-->

许多人在中小学阶段,除了接受学校教育,还上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课”,有学乐器的,有学书画的,也有学奥数、英语。最近有一种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培训课流行起来,那就是“情商课”。

家庭教育才是提高孩子情商的主要方法

许多人在中小学阶段,除了接受学校教育,还上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课”,有学乐器的,有学书画的,有学运动的,也有学奥数、英语(精品课)的,不一而足。然而,最近却有一种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培训课流行了起来,那就是“情商课”。

近日,一则新闻把“情商班”推入公众的视野:家住上海的黄女士,觉得自家上初三的女儿“还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于是花了两万元,为女儿报了一门“情商培训课”。尽管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黄女士却对课程赞许有加,认为这门课程有利于补全校园课程在孩子心理建设方面的缺失,给孩子的心态带来积极改变。(《新闻晨报》9月20日)

确实,情商对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情商会明显增强一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低情商则很可能造成社交障碍。然而,为培养未成年人情商,花重金让孩子上“情商课”,未必是最优选项。一方面,“情商课”价格不菲,黄女士的女儿上一堂课就要花掉300元,普通家庭难以轻易承受如此高的开销;另一方面,“情商课”终究还是一种课堂教育,一周一次的课程至多只能对孩子起一定指导作用,而无法取代日常生活的情商培养。

归根结底,培养孩子情商的职责,还是要落到家庭教育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跟孩子接触最频繁、最密切,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在成长中经常模仿他们身边的成年人,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作出好或坏的榜样,进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情商”的核心,一是对自身情绪的认识、了解与控制能力,二是与人交际,融入集体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赖课堂学习,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

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且在孩子有情绪时及时介入,告诉孩子正确处理方式,孩子自然会养成优良的情绪控制能力。反之,如果父母总乱发脾气,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孩子当然会被带偏。

而在交际能力上,孩子与人交流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模仿父母与人交流的方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打下坚实的情商基础,而如果父母总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显露坏榜样,或者对孩子疏于关照,不管不顾,自然会给孩子的情商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家庭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就算是由专业的心理教育人士进行授课辅导,也很难轻易根除。

父母出于为孩子好的心理,花钱给孩子上“情商课”,固然不是坏事。但是,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只要搞好家庭教育,“情商课”的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如果搞不好家庭教育,再昂贵的“情商课”,也不一定能达到“雪中送炭”的目的。

相关推荐

  • 应该培养孩子什么! 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说实话我没少读,见到好的我都会毫不吝啬的买下来,小算下来也有十多本,而且还不算从网上下载的电子书。从书中我也学到很多对教育孩子有用的东西,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
    2020-11-20 阅读全文
  • 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去找朋友玩,却看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朋友的弟弟正在和自己的父亲吵架,吵的很凶,当父亲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突然一脚把旁边的一把暖壶踢飞了!暖壶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度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爆炸发出“嘭”的一声巨...
    2021-08-12 阅读全文
  • 你知道在小孩子的眼中爱情是什么样的么? 什么是爱情?孩子们又了解多少呢?不妨看看小孩子眼中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呢?一组5至10岁的美国小孩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或许答案貌似傻傻的,但是……谁说小朋友就一定不懂事?或许他们看到了你所看不到的。 在...
    2021-03-31 阅读全文
  • 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 那天,妞儿吃完西瓜跑到一边看电视,餐桌本来就不大,盛西瓜的盘子和西瓜皮在餐桌上一片狼藉。此时的我手忙脚乱端着饭菜走到餐桌旁,我顿时皱起眉头:“臭妞就是懒,吃完了就不会帮忙收拾一下!” 一旁的妞儿偷乐...
    2021-02-03 阅读全文
  •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很多人对高情商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高情商的人是一个人能够对自己、对别人情绪敏感的人,他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安抚别人情绪的人。 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静心园心理咨询 与智商培养不同,我...
    2021-08-28 阅读全文

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说实话我没少读,见到好的我都会毫不吝啬的买下来,小算下来也有十多本,而且还不算从网上下载的电子书。从书中我也学到很多对教育孩子有用的东西,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

2020-11-20 阅读全文

去找朋友玩,却看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朋友的弟弟正在和自己的父亲吵架,吵的很凶,当父亲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突然一脚把旁边的一把暖壶踢飞了!暖壶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度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爆炸发出“嘭”的一声巨...

2021-08-12 阅读全文

什么是爱情?孩子们又了解多少呢?不妨看看小孩子眼中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呢?一组5至10岁的美国小孩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或许答案貌似傻傻的,但是……谁说小朋友就一定不懂事?或许他们看到了你所看不到的。 在...

2021-03-31 阅读全文

那天,妞儿吃完西瓜跑到一边看电视,餐桌本来就不大,盛西瓜的盘子和西瓜皮在餐桌上一片狼藉。此时的我手忙脚乱端着饭菜走到餐桌旁,我顿时皱起眉头:“臭妞就是懒,吃完了就不会帮忙收拾一下!” 一旁的妞儿偷乐...

2021-02-03 阅读全文

-->很多人对高情商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高情商的人是一个人能够对自己、对别人情绪敏感的人,他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安抚别人情绪的人。 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静心园心理咨询 与智商培养不同,我...

2021-08-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