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兴趣
发布时间:2020-09-29 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培养孩子兴趣
养育孩子的过程,与其说我尽心教养,不如说孩子引领催促我前进。那时我并没有胎教,也没提前学习育儿知识,只是每时每刻与儿子呆在一起,与他玩乐,给他唱歌,揣测他的喜怒哀乐并照料他。每天抱出去大街和公园,经常边走边唱,唱过了歌词,有时就再唱一次歌谱。每晚必定是唱几首歌哄睡的,大概三岁吧,有一次我唱了大海啊故乡的开头一句,我说儿子你能唱成谱吗?没想到他居然正确的唱出来了,我当时也没在意。后来上了幼儿园,有一天回家,居然在姐姐的钢琴上弹了二首儿歌,(姐姐早已不弹了)说一首是男仔屙尿歌,另一首是女仔屙尿歌。第二天去问老师,老师非常诧异,原来老师是让男生女生分两批上厕所的,可能刚好又弹了两首曲子,儿子居然记住了,老师根本就没让孩子们摸琴。三岁半就送他学钢琴,第一节课老师指着钢琴谱教他弹,回家后居然识谱了,老师只布置三首作业,他却一直往下弹,兴趣满满。只二节课就学完了小汤一。虽然因为不听老师话,上课向着老师吹口水泡,只上了四节课就暂停了,四五岁才又上课。他不是刻苦练琴的娃,随意的每天只练半个钟,所以到六年级,也就不上课也不考级了,凭着些老底,自己搜罗些喜欢的曲子弹,有时自己也作些小曲子,算是作业之余放松的方式吧。因为耳朵的辨音力不错,手机放着音乐,他学着能弹出来,所以虽然没上琴课,家里也经常响起琴声。因初中有琴房,午睡后晚修后,与好朋友去合几首,其乐融融。(那个时段琴房没人争)
儿子今年中考了,也如了他的愿。我儿子偏科,偏理,特别喜欢数学,学校有数竞队也就顺理成章进去了。儿子是文科渣,这是我当初没想到的。记得他八个月时,第一次学会说“妈妈”这个词,他看着我的嘴巴,学着发音,说出这两个让人惊喜的字的同时,吹出一个大泡泡。之后,很快学会了说话,同时学会认字。他认字不用图,直接给他看文字,第一个学会的字是“爬”字,因为那会他还不会走,然后是“坐”字。只让他认他能理解的字,并没有注意笔画的多少。二岁时大街上一般不算生僻的字都会念了。也经常去图书馆借儿童读物回家,后来发现,他只爱看科普类和数学有关的书,对故事书不感兴趣!
后来上了一年级,字写得很丑,幼儿园就是玩,没怎么写过字,一年级布置作业的黑板写了一大板,会写字的抄了,不会写的有的是家长抄的,有的直接拍照回家慢慢抄,我儿子也不会写,自己画回来了,基本没什么问题,就是笔顺不对而且很丑,我是个放任的妈妈,没有强制他练字,所以现在还是丑,我现在是很后悔的。小学期间,除了语文背书,其它我是不理的,我只负责送他去少年宫学手工和计算机编程程,凹数还有钢琴。当然啦,这样的结果是,小学成绩不拔尖,字还丑!
有朋友说,语文不好为什么不?,数学很好了,没必要?啊!我回答他:我们不是?课,我只是遵从儿子的兴趣,我儿子学的都是兴趣班。儿子的兴趣很多,数学天文编程音乐还有手工。儿子一两岁,去公园玩,必定要捡枯树枝,折断,摆弄成数字。到了文具店,眼都要发光,所有的东西都那么有吸引力。那种木头做的积木,搭好了一不小心就倒了,常惹他生气,两岁生日前,我买了套拼插的塑料积木给他。他兴奋极了,从下午一直玩到第二天6点左右,才肯去睡,其间我有两三次受不了上床睡了,这个小小的人啊!很多不说了,反正后来的凹数课,他都说去玩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兴趣很重要。我写得不好,作文渣一个,只是想在群里与友友探讨。家长们育儿都有一套,各显神通。我在这献丑了,献丑也是为了接受批评,欢迎找碴,让我有机会学习,谢谢。还没写完,如果大家不喜欢,到此为止了。(迷你句子网 JZ139.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庭教育:兴趣为航
兴趣为航
一位同事和我说她儿子2岁半时就开始上英语培训班了,无独有偶,同一天另一位同事兴冲冲地告诉我说他给5岁的孩子报了记忆力训练班。当时我一下子闪出了两个念头,第一就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真是有心有力,第二则是孩子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
“最好的教育机构是家庭”,“最好的老师是兴趣”,相信这两句话大家都不会存在异议,可是有多少的家长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呢?大多都被孩子间的比较和社会重压迷失了教育的本质,今天我想说一件家中小事看看对家长们有没有一些启发。
相信培养阅读习惯是所有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会付出一些时间做的事,我也不例外,霖宝在一岁时我就希望能够培养他看书的兴趣,即使我知道那时的他还没到阅读的敏感期,但还是会每晚用半小时给他读不同的绘本,为了培养阅读还特意布置了绘本角。
这些绘本大多都是我觉得比较好的,有认知方面的、有温馨情感类的、有培养习惯方面的,起初他会搭在我肩上亦或者坐在我身边听我娓娓道来,但过不久就会自顾自的玩去,我也不阻止他,心想我就是为了让他知道有读书这件事嘛!但没想到的是时间一长他一分钟都不愿听我读,只要我拿起书他就踉踉跄跄的走去其他房间。刚开始我会装模作样继续读,但发现这对他并没有任何吸引力,这使我犯了难,问题出在哪里呢?
某个周末,我带着霖宝来到英文绘本馆,在我又为他选择绘本犯愁时,一旁的他开始拿着一本汽车的有声书不断的在按,并发出了咯咯的笑声。既然他这么喜欢除了这本以外我又借了几本关于车的纸板书回家,一到家他就着急这把这本书拿出来开始一边按,一边翻,当时我并没有选择直接给他读,而是自己也拿起了书本看。他就这样将那天在绘本馆里借的书摊了一地,翻翻这本,翻翻那本,大概过了有20分钟,他拿着其中一本走向了我,示意让我读给他听。这是他第一次这么专心地听我讲完一本书,打那之后,常常是他把书拿来让我读。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是适合?什么是不适合?其实对这种大小的孩子而言他喜欢的就是适合的,读绘本是一种习惯,习惯一定是从兴趣开始的,同理的想你去到图书馆也一定会选择你感兴趣的书籍,而并非别人要强加给你的书。
若是家长不懂孩子,就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很快,我们就会知道他需要什么。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很多父母看着孩子的成绩一边叹气一边无可奈何,补习班也报了,家教也请了,学习成绩怎么就没见起色呢?这时候,父母心中郁闷,少不得又要搬出“别人家的孩子”来数落自己的孩子一番,期望能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然而这往往起着反效果。那么究竟该怎么让孩子学习成绩好起来呢?
1.与聪明无太大关系
很多家长会将孩子成绩差和孩子的聪明程度挂钩,但事实上,那些智商超群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的智商都是在同一条线上上下浮动的,所以智商和成绩好坏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值得家长注意的还是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态度、记忆力等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必备因素,要建立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不放弃的决心,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才能在某一方面取得非凡成就。
2.对学习的无力感
有的孩子作业老是爱拖着,不到非写不可就不写,甚至就不写,每到考试就很害怕,有着厌学情绪,这和家长平时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孩子一次没考好时,父母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孩子,让孩子失去信心,感到无能无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倦的情绪。这时候父母应多多鼓励和开导孩子,说一些安慰的话,像是“这次没考好,只是个意外,下一次只要再努力一点,就一定能考好。”之类的话。
3.多去体验成功
一个老是失败的人是很难积极地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让孩子体验一下成功的感觉。比方说,孩子在搭积木的时候,总是坍塌,这时候父母可以指点一下孩子,究竟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不坍塌,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孩子的成就感就会让孩子有勇气有信心去解决困难。简单来说,让孩子体验成功实际上就是转化孩子的悲观情绪,让孩子变得乐观,有勇敢积极地面对一切的勇气。
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还是大的,父母要注意不能用类似于“别人家的孩子”话来打击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关键的时候,要帮助孩子,让孩子远离悲观的情绪,积极地面对问题。
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德]歌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根本着眼点。
一、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那么,父母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当孩子把奶瓶反转,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的时候,当孩子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在公园里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此时,大人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
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你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你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能否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如果经常给孩子下达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那么孩子会感到总是在一种有压力的环境之中,他们便会将思考问题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久而久之,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因此,对于强制性的智力作业,要少些再少些。
二、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例如,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老师或父母讲故事,还是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放故事,孩子们总是专心致志地听,特别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最能吸引他们。当你讲小人书中的故事时,你会发现孩子常常是一边听一边很想认识书上的字,这种主动要求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因势利导,适当教孩子认认字,不要求孩子写,更不要求孩子记这些字,只要他们能认识,能把一个小故事读下来就行。孩子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字。会有一天,父母发现,孩子已经能很连贯地把书上的故事琅琅上口地读出来。当孩子在阅读课外书刊时,家长可利用读物内容,作为与孩子对话的内容。这样
,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不时地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习惯。分页标题
三、带孩子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带孩子去观察小树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夏天带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带他们去观察树叶的变化;冬天又可引导他们去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看雪花纷飞的景象。孩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家长最好还能指导他们参加一些实践,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些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鼓励他们阅读有关图书,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四、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一些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1、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成人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优秀家长的经验也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在学跳舞,她不喜欢舞蹈基本功练习,吃不了这个苦,但是她对学习舞蹈可以参加各种演出表演活动的结果感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使孩子去从事基本功练习的活动。所以家长们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其勤奋学习,更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来提高孩子的间接兴趣。兴趣在活动中的动力作用,已为不少心理学家所承认。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兴趣说成是“能量的调节者”。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成人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如果家长是骗骗他,以后孩子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用兴趣培养快乐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快乐的起点
孩子总是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的女儿也不例外。
孩子爱问问题,那是一种求知欲,是兴趣产生的起点,因此,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一定要认真准确的回答。看到家长热心回答自己的问题,孩子自然而然就建立寻找答案的信心。千万不要敷衍,胡说或者训斥;否则,孩子受到挫折和打击,下次她就会变得很小心,甚至不愿意再与我们交流,失去继续探讨学习的意愿。对于我们无法正确解答的问题,我们应该诚实地告诉孩子,然后我们一起或分别去寻找答案。
二、正确引导,让兴趣爱好成为习惯
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就积极地鼓励,并引导她要是去课外学习就会画得更漂亮,激发她的学习欲望。我们带她到少年宫去欣赏别的孩子的绘画作品,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并且,她自己也参加了几次比赛,都有不错的成绩,更激发了她的兴趣,直到现在她每个周六还坚持去学习,从未觉得这是负担。
孩子喜欢听故事、读书,我们就带她去图书馆、书店,帮她挑选图书,回来督促她认真阅读。三年级开始学习作文了,她自己就跑到首都图书馆,借了一堆作文书来,有时间就捧起来看。自然而然,她写作文不仅就没发过愁,而且还写得很有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就会有想不到的效果。赵奇元现在每周六和周日都要参加画画,朗诵,芭蕾舞,作文和奥数,还有剑桥英语的学习,周二还有一次古筝课。
孩子就是孩子,爱好和兴趣每天都在改变。对于有些爱好我们要帮助他们作些取舍。并强化他们对现有爱好的深入学习,并养成习惯。
现在孩子画画过了四级,古筝过了六级,剑桥过了一级,朗诵参加央视大风车节目的录制,还是主角呢。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处世能力
在学习上,孩子总是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全部替她去解答,如果这样,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也不能都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得不到帮助和支持的挫折感。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留出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她独立自主地完成思考和学习的过程,让她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实在有难度的,我们先是引导,然后提示,最后也要尽量和她一起寻找答案,尽量避免简单、直接地告诉答案。
孩子一旦有了自主做事的欲望和想法,我们就要百分百地响应和支持、鼓励,有时甚至是适当的物质奖励。现在,我们的女儿,每天都自己整理书包,自己上学;星期天去少年宫也不用我们陪伴,甚至中午自己跑到吉野家吃午饭,再自己坐车转场到另外一个学校去上课。她自己也觉得很好玩,很自豪、很了不起。
另外,我们经常和孩子的班主任张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张老师提出许多好的方法和建议,在和老师紧密配合下,孩子不断进步。当然这些都是秘密的,不能让孩子知道,否则,孩子会逆反的。(作者被评为崇文区2008年教子有方好家长)
点评:孩子优秀,父母成就。正确引导让孩子的兴趣爱好成为特长。注重对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兴趣中进步,在快乐中成长。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歌善舞,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呢?
1、父母最好自己也对舞蹈感兴趣。因为成人的举止、言谈、爱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的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看舞蹈表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舞蹈的优美,激发孩子的舞蹈情趣。
3、为孩子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如窗户上可剪贴一些舞蹈造型的窗花;墙壁上可以剪贴一些舞蹈形体图;书橱里为孩子添置一些舞蹈画册等。让孩子观察、模仿、阅读,使孩子的生活空间充满舞蹈的情趣,由此对舞蹈产生兴趣。
4、可经常播放一些优美、抒情、活泼的乐曲及孩子喜爱的乐曲,让孩子听一听,跳一跳。也可以采用一些有关小动物的乐曲,让孩子伴随乐曲蹦蹦跳跳,感受一下情趣。因为小动物形象生动,对孩子有吸引力,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在观察中加以美化和创造。
5、召开家庭音乐会。和孩子一起表演节目,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成人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
6、根据孩子的爱好,制作一些动物头饰、服装、道具等。使孩子在愉快、欢乐、轻松的情景中,感受到舞蹈的高雅情趣。
平时,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感知艺术美,让优美的舞姿吸引孩子。成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艺术节方面的知识,尤其在舞蹈动作上加以儿童化、趣味化,以艺术化的语言来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