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滑梯引发的事件
发布时间:2020-09-22 幼儿园游戏滑滑梯 幼儿园滑滑梯教案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现场实况:这天阳光明媚,我组织孩子们在户外玩滑滑梯,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开心地唱起歌来。正当玩得开心时,我看见新来的两个小女孩跑到转盘那儿,因为害怕她俩受伤,我急忙跑过去让她俩下来,到老师能顾得到的地方玩。刚一回头就发现刘飞扬半躺在地上正哇哇大哭,我赶紧跑过去抱他起来,原来他趁老师不在,就和好朋友手拉手滑滑梯,我认真检查了一番,还好衣服穿的多没大碍。而后我及时把情况告知家长,让他们放心。此时刘飞扬像只受惊的小鹿,没有了往常的欢跃,看着他,我既生气更多的是心疼。因为平时怕孩子受伤一再嘱咐,不许手拉手滑滑梯,可他们还是不顾老师的嘱托,这样玩。回到活动室,我认真思考自己平时对孩子安全方面的教育。以往我们只会一味地嘱咐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把所有能预料到的危险全部告诉孩子,提醒孩子不听老师的话容易受伤。孩子只是在脑子里有理论的概念,没有见到真正的危险,而他们的天性本就活泼好动,怎么能把老师的话时时放在心上?这一事件有针对性地在全班开展安全教育。于是,我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寻找刘飞扬为什么受伤、怎样才能避免受到伤害等问题的答案,孩子们热烈讨论,争先恐后地回答。在他们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又让幼儿进行情景再现表演,以此加深他们的印象。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孩子们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避免了危险事件的发生。当幼儿伤害事件已经发生时,我们老师除了要做到把伤害降到最低,还要认真反思,让幼儿从中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才不会空洞,才会更有实效。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滑滑梯下的发现
教育随笔:滑滑梯下的发现
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上完第一节活动课,我和孩子们来到了户外活动,小家伙们兴奋极了,小嘴都在嚷嚷着,说着:“老师,老师我们去玩滑梯吧,行吗?”我说:“好吧,我们就去玩滑梯。”说完小家伙们就自觉地开起火车来,跟随着我一起奔向了滑梯。
来到了滑梯面前,在玩之前我跟孩子们说:“玩滑梯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不能推、不能挤,滑梯要从上往下滑。”说完之后孩子们就解散了,去玩滑梯,我发现大家都能够按照我之前说的游戏规则去玩,不错。就在大家玩的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的时候,徐晨迪大叫了起来:“老师,老师,快来啊,滑梯底下有只大虫子。”其他的孩子听到之后也都从滑梯下下来和我一起跑过去看。这时候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是什么呀?”“是虫子吗?”“不是吧?”这时子竣凑到跟前说道:“这不是虫子,是大螃蟹!”“大螃蟹”大家一起说到。雅淇来到我身边问我:“老师,这是螃蟹吗?”我笑了笑,对着孩子们说:“宝贝们,这不是螃蟹,是一只大蜘蛛,它还会吐丝呢,你们看这张网就是蜘蛛用它吐的丝织成的。”大家都把蜘蛛围了起来,观察它,因为这只蜘蛛比我们平时见到的大了好多,所以对孩子们比较有吸引力,大家也比较感兴趣。就在大家的观察,讨论之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教育随笔:滑滑梯
今天,我和韩老师打算带孩子们出去滑滑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家可高兴了,在教室里一番交代之后,我们排着队伍来到了滑梯旁,虽然大家的兴奋劲儿很高,但是大家还是排着队有序的轮流着来滑。可是没过多久,本来有序的队伍不见了,只见有孩子从滑梯上下不来了,似乎还传来孩子发出的争吵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人在犯规,想从滑梯下面往上爬,就这样上面的下不来,下面的上不去,上下两边的孩子对峙着,谁也不让谁,自然堵在了那儿。
我走过去,没有着急先批评谁,只是让那些想从下面往上爬的孩子自己来说这样子做对不对,没有讲过多的言语,那些人很快就知道这样子做是不对的。堵在最上面的鑫鑫带头先下来了,不一会儿大家又恢复了原来有序的样子,真好。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分辨对错的能力还不算强,之所以会这样子滑滑梯,除了是模仿个别大的孩子,还和家长平时带孩子玩有关系,有的家长明知道孩子这样玩会有危险,却不去加以阻止教育孩子,任其随之,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为孩子做好正面的榜样,不要让错误延续下去。
教育随笔:玩滑滑梯喽!
滑滑梯一直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了,记得每次说道要去滑滑梯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期待的表情,也许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了。周一的下午,宝宝们起床了,我们和宝宝说好了只要睡觉都睡着我们就去楼下玩滑滑梯了,宝宝们很乖今天的午睡非常的棒,我们如约的去了大型玩具好好玩一下。孩子们为自己的乖巧而赢得的奖励非常的满意。
宝宝们拍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滑滑梯边,我们“一声令下”宝宝们冲上了他们的最爱滑滑梯,玩的时开心极了。可是不一会问题出来了:“老师我的手脏了。”这是怎么回事呀?原来前这几天空气不太好,滑滑梯的扶手上也有灰,我们只脱了滑滑梯,没擦扶手,我们赶紧叫宝宝们不要滑这个滑滑梯了,可是貌似孩子们一玩滑滑梯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这下好玩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听见:“老师,我的手脏了。”不一会我就牵着一群“挖碳”回来的孩子回了教室。
带着脏兮兮的孩子们回到教室,帮他们一个个的洗干净手,想想真是一个好笑经历,由于老师事先没有观察好让这么多的宝宝手弄脏了,通过这次教训,以后可要多多观察之后才能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
我们用心留意我们工作的每一处细节,用心一一做好。作为一名右脚老师我们要时时记住“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道理,关爱我们的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为了孩子。
教育随笔:幼儿安全滑滑梯
教育随笔:幼儿安全滑滑梯
学至今已有三个月了,很多孩子经过这段时间集体生活的学习,已渐渐喜欢上了幼儿园,对此,老师感到很欣慰。别是活动中的一些懂事的孩子,着实让老师感到意。
集体活动之后,老师组织小朋友到户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感觉好极了,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也不例。玩儿滑梯的时候,贤贤不急不躁、小心翼翼地走梯架,谨慎地坐下,确自己坐稳之后,才双手紧紧扶好,吱溜滑了下去。贤贤一系列的动作贤贤后脸上绽出成功的喜悦,冲老师开心的笑着。简直是太可爱了!老师正这么想着,忽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镜头:在贤贤身后的小正宇飞快地跑过来,霸道地把贤贤推到了身后,贤贤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老师,没有跟不懂事的弟弟计较,显得很有风度。
陈哲宇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常常看着比他小的孩子。他弟弟、妹妹来洗手时,他帮助弟妹们洗,嘴上常常挂着我是哥哥这句话,人听了让人忍俊不禁。
我不禁想到,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是家庭和社会整合教育的结果。孩子不光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影响,更大地受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一致的影响。今后老师要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玩滑梯新绝招
滑滑梯是幼儿园孩子都喜欢的大型玩具,但是,户外活动时间,只要孩子不执意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不愿意让他们玩的,因为我们大五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调皮,好做危险的事。
比如,头朝下玩滑梯,还有的从滑梯向上爬等。
虽然有挑战性,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就不可收拾。
为了让孩子有秩序地玩滑梯,我充分利用歌曲《滑滑梯》,教育孩子玩滑梯要互相谦让,安全第一。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我组织孩子玩滑梯,再三强调玩滑梯的注意事项:排队、不推不挤等等,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唱《滑滑梯》歌曲:排好队呀,滑滑梯,滑滑梯,你上我下不推挤,不推也不挤,慢慢上,别着急,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滑滑梯。
”
“好了,小朋友唱得不错,可一定要做到啊!”
“好的。
”
没想到玩滑梯新绝招——《滑滑梯》歌曲,会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孩子们以前滑梯拥挤现象不再出现,也看到了滑梯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快乐。
我站在滑梯旁,观察着玩滑梯的孩子们,他们玩得都非常开心。
我走到调皮大王张鑫宇身前,轻轻告诉他:“注意安全,慢慢滑。
”他笑着对我说:“老师,知道了。
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玩的。
”时间过得好快了呀,不知不觉,户外活动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通过玩滑梯这件小事,我觉得要学会做个智慧型的老师,孩子才会喜欢。
玩滑梯真有趣,不但能锻炼孩子身体运动的协调性、灵活性,而且能让孩子学会谦让、排队等待,讲文明、有礼貌等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生活技能。
滑梯上的恶作剧
一天分组活动,我正辅导不会跳绳的幼儿学跳绳,瑜瑜小朋友跑过来叫我:“王老师,于思远他们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让我们滑。
”我抬头一看,果然见班上的几个“淘气包”正围着‘滑梯’看着什么。
我心想:这几位“淘气大将”每天都要搞点恶作剧,今天我得好好地“处理”一下了。
我三步并两步走了过去,刚要大声斥责,忽然听到于思远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
”我急忙把要说的咽了进去,站在他们的背后听他们的对话。
“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
”凯凯头也不抬地说。
这时迪迪小朋友说:“你知道唾沫为什么会滑下去吗?”“这个问题提到不错,谁知道呀?”听见我在说话,这几位“淘气包”立刻转过头来,不知所措的看着我,眼光中似乎在说,我们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来。
我笑了笑说:“你们很聪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们发现什么了……”幼儿看我没有批评他们,情绪立刻活跃起来。
迪迪说:“我知道,因为这个‘滑梯’面是斜的,而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样可以流动,所以就滑下来了。
”我摸着他们的头笑了笑说:“你们说的很对,但你往这里吐唾液对不对呢?”“不对!”“随地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吐也不对。
”“不讲卫生。
”小朋友们大声地抢着回答。
我肯定了幼儿的看法。
“老师,以后我们不随便吐了。
”几位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道。
“咱们给擦干净了吧。
”凯凯边提议边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液擦干净。
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望着孩子们纯真而快乐的面孔,我真为我差点的冒失感到惭愧。
看来老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断定孩子的行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做什么;要善于从恶作剧中发现孩子淘气中积极的一面,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玩大型玩具时的孩子(玩滑滑梯)
小豫是我们班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他喜欢一个人玩游戏,这天我们玩滑滑梯,孩子都非常的高兴,非常兴奋的开始了游戏,但是小豫却不敢爬上去,只是在滑滑梯的附近转圈。我觉得他也想很玩,但是不敢玩。
于是我走过去扶着他去玩,他勉强的爬了上去,从一个小滑滑梯上滑下来,下来后小豫露出了非常开心的笑容,同时自己又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这次他没有从小的滑梯上下来,慢慢的走到了大滑梯旁边,但是走到大滑梯边上时,他却不敢滑下来了,坐在那里不动了。后面的小朋友的路也被堵住了,大家在通道中挤来挤去的,我提醒幼儿从小豫的旁边绕过去,从弯弯的滑梯上滑下来。同时我在一旁鼓励小豫,希望他能勇敢的滑下来。但是最后失败了,小豫坐在滑梯口不敢动了,我爬上去把他扶下来。
孩子想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凡事都要慢慢来,循序渐进的进行,小豫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大滑梯的高度较大,所以对小豫来说比较“恐怖”,可以先引导他多玩玩小滑梯,熟悉了之后再加大难度,进行大滑梯的游戏。
之后小豫又开始玩小滑梯,这次滑下来的时候,他的衣服和扶手摩擦后产生了静电,这小小的静电又吓坏了小豫。不管我怎么安慰他,他都不愿意再接近滑滑梯了。小豫比较胆小,需要鼓励,更需要锻炼。
孩子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是爷爷包办代替的,因此缺乏自理能力,也受不了任何的挫折,遇到困难后往往只选择退缩。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养成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从小事做起,例如:洗手时,请孩子不害怕冷,愿意伸手去洗,能够自己把袖子拉起来等;午睡时能自己学习穿脱衣服、鞋子等;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愿意跟大家一起玩游戏。
在家时也请爷爷逐渐放手,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小手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画笔、橡皮泥等,这样孩子在家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练习搓圆、搓长等,通过游戏的形式来锻炼孩子的小手,并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孩子,让他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户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表现,不仅能反应孩子的内心,也反应了孩子现有的能力,我们应仔细观察,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也要擦滑梯
活泼、好动、爱玩、坐不住是孩子的通病。外面有点风吹草动,他们早已看在眼里。这不,自由活动时间刚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刚刚安装好的新滑梯前。我赶紧跟上去,总担心他们磕着碰着,或者发生什么意外。只要一带领孩子们玩滑梯,我的心情就格外紧张,每次都瞪大眼睛紧紧盯住这些活蹦乱跳的孩子,不敢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新滑梯好漂亮啊!我组织好孩子排好队,一个个有秩序的往上爬。他们真高兴啊!有的还轻声哼起了儿歌。我和以往一样,仍然站在旁边欣赏着他们优美的动作,时而向他们笑笑,时而向他们竖起大拇指,夸他们真棒!
正在这时,小颖小朋友走到我的身边
,邀请我和他们一起玩滑梯。她天真地说:“老师,你为什么每次都站在那里,不和我们一起玩?快来啊老师,我领你玩。”说实话,我不止一次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可一想到自己是个老师,就放不下架子。我想可能是“师道尊严”在作怪吧!很多孩子都想和老师接近,可往往说几句话就被老师堵回去;有的孩子喜欢老师,可表现出来的却是远远地望着老师、不敢亲近。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和孩子的心没有靠近、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望而却步了。想到这里,我对自己以前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既然喜欢孩子,就应该信任他们,贴近他们,融入他们!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拉起小颖的手来到滑梯旁,小心翼翼地跟着她爬上了攀登架,红着脸走过小“吊桥”,低下头弯着腰钻过螺旋状“山洞”。然后仰面朝天地滑下来了。看到我的“滑稽”状,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高兴得蹦跳起来。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孩子们从心底喜欢老师、崇拜老师,他们的要求不多,只希望老师能成为他们真正的好朋友、平等的伙伴。而不要一个整天板着脸、一副高高在上样子的老师。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的确,和孩子们在一起无忧无虑,其乐融融,我感到很满足。
“老师好!”“老师休息!”“老师再见!”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的问候声,有孩子的笑脸相伴,我感到快乐就在我身边。于是我回报给他们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轻声的赞语,一个亲切的动作。这是师生传递关怀、鼓励和情感的特殊语言。当我坐下来和他们平等的交谈、快乐地嬉戏,我发现幸福就在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中迅速地蔓延。
感谢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与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