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妈育儿小窍门
发布时间:2020-08-31 幼儿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小乌鸦爱妈妈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妈妈上班前的育儿小窍门·肌肤之亲很重要上班前和孩子亲密接触,对他和您一天的心情都很有好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手指轻刮一下孩子脸颊,可以对着孩子学猫叫,也可把能发声的玩具对着孩子耳朵将其叫醒。给孩子穿衣服时,可在其腋下或背部挠几下,使孩子体会到乐趣。肌肤之亲是让小宝宝感觉到妈妈关爱的最好途径。·妈妈宝宝互相喂饭孩子能吃饭或能吃断奶食品的话,妈妈可将饭舀到勺子里喂给孩子吃,同时鼓励孩子喂给妈妈吃,这种喂饭游戏是十分温馨的,还锻炼了宝宝的各种能力,初步培养了孝心。·说“再见”时抱起孩子孩子知道妈妈要上班去了,会多么伤心啊!妈妈要抱抱孩子,对孩子说“再见”。即便是孩子听不懂
,也要给他讲明白妈妈离开的理由:“妈妈要去上班了,如果宝宝好好玩,好好吃饭,妈妈很快就回来啦!”很多妈妈为了避免孩子的纠缠而偷偷离开,这种做法是绝对禁止的。因为孩子会一整天找妈妈,会因见不到妈妈而心神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这种做法持续下去会使孩子形成整日找妈妈的习惯,再见到妈妈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了。妈妈应让孩子接受妈妈要离开的事实。上班时突然牵挂宝宝·亲子午餐英的老公工作单位离家很近,每天中午老公都回家与宝宝一起吃午饭,看着宝宝入睡后才离开。如果你或爱人工作地点离家较近,尽量中午回趟家。·每天规定一小时“想宝宝时间”生活在大城市的新妈妈、新爸爸们
未必有时间中午与宝宝相聚,那么抽一小时专门想宝宝也不错。晶每天中午为宝宝挤奶,然后把奶瓶放在公司的冰箱里,这时,她一心想着宝宝,感觉她正在为宝宝尽职责,时间一到,把宝宝抛开,一心一意地干工作。效果很好。·打电话联系孩子喝水了吗?ji蛋喂了吗?闹没闹脾气?睡觉踏实吗?很多担心让你心烦意乱,把你担心的所有问题打电话回去落实一下。不过你要记住,隔会儿就打一个电话,这不仅会影响你的工作,使你在上司的眼中成为问题,在其他同事心中变成婆婆妈妈;而且使宝宝的看护者怀疑你对她不够信任。诀窍是每天选择午休时间打一次,语言控制在最经济的程度。·把工作扔在家门外,把家事扔在办公室外有位做广告经理的妈妈,她的办公室,绝对没有孩子的照片啊,玩偶啊,工作时间她从不想孩子,绝对不暴露任何妈妈的标志。但是一回家,她会关掉手机,所有公务一概拒绝,不理朝政,不管是多诱人的生意。下班后的育儿小窍门·大声喊着宝宝的名字进门妈妈下班回来后,一边喊着孩子名字一边进门。即使孩子在睡觉也没有关系。孩子跑出来(或由看护人抱出来)迎接妈妈的话,妈妈要捏捏孩子的脸蛋,抱抱他,通过肌肤之亲来让他体会到妈妈的存在。·和孩子一起洗澡、游戏如果孩子超过2岁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了,在水里尽情玩耍。如果孩子太小,可以在帮他洗完后给他按摩。通常孩子会乐得咯咯笑的!·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跳舞虽然你可能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但只要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一起哼哼,一起扭动腰肢体就可以了。同时
拉起孩子的小手,并与孩子目光相对,传递你的爱。·睡前故事的威力在孩子睡前给他讲故事,这绝对是对不能白天陪伴孩子的最好补偿!还可以给孩子唱催眠曲,让孩子在这种安静舒适氛中进入梦乡。周末好时光·带孩子去游乐场如果天天去游乐场,任何人都会觉得索然无味。若偶尔为之或有规律地去游玩,比如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去,孩子就会觉得十分向往。全家人一起去游乐场游玩,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趣的事。最开心的就是左手牵妈妈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职场妈妈如何减压
法宝之一:多跟朋友保持联络
现代妈妈绝对不能以自己家庭、事业繁忙为由,将自己封闭在家庭这个小空间里,一定要用开放的眼光来接纳自己和身边的人。例如,妈妈们可以每月跟朋友聚会一次,节假日里给朋友打打电话问个好,或在朋友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在自己感到很紧张,很焦虑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朋友能给许多具体的帮助。
法宝之二:保持与家人沟通。
妈妈们最好要订立一个计划,跟自己的丈夫谈谈自己的烦恼和苦闷,以及有哪些方面需要丈夫配合自己。每周一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沟通可以在睡觉前进行,也可以在看电视的时候进行。而当孩子3岁以后,跟家人沟通就应该包括孩子了。找一个固定的周末时间,花半个小时开一个家庭沟通会议。如果孩子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如挑食,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还可以给爸爸妈妈提自己的看法和希望。
法宝之三:自我意识各种压力。
妈妈们可以按照自己紧张、焦虑的严重程度将自己近期的五大压力记录下来。例如,宝宝生病,经常加班……。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思考:这些压力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当妈妈们将这些最坏的结果一一记录下来之后,她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些压力不过如此,这样妈妈们就会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
法宝之四:进行自我暗示。
当妈妈们心情很不好时,早晨起床前、晚上睡觉前各做一次自我暗示,坚持一到两个月。先做深呼吸,然后对自己大声地说以下的语句:“我是一个胜任的妈妈、”“我对自己有信心、”“我的心情会越变越好”、“我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等。
法宝之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各种压力事件。
例如,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可孩子总纠缠在妈妈的左右。此时,妈妈可能会感到很烦躁,认为自己很辛苦,孩子很烦,丈夫没有家庭责任感。如果此时妈妈换一个角度,这样来思考这件事:这说明孩子跟我的感情很好,但我可以让丈夫先跟孩子玩,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又使孩子学会体谅大人的辛苦,真是一举两得。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后,一切都会突然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互给对方的一封信
身为女人,我们总有一天会成为母亲,有了孩子,不免会有所牺牲,为了照顾孩子,我们不得不放弃喜欢的工作,换一份方便照顾孩子的工作,或者干脆离职在家带孩子。恐怕只有做了妈妈或者同为妈妈的人才能理解,下面是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们互相给予对方的一封信,共勉之。
亲爱的职场妈妈,
我知道,有时别人会指责你,抛下孩子给他人照顾,而自己去上班。甚至有人暗示你不如全职妈妈那般爱自己的孩子,因为有母亲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
他们怎么能这么说你呢?我知道,你和全职妈妈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我知道,重返职场绝非一个容易的决定。早在你孕育一个宝宝之前,你就权衡过利弊。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甚至早在你读高中时,选择分科的时候就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随处都可以看到你。你是当我孩子生病时帮他们看诊的医生;你是我孩子的过敏症医师,那个诊断出她对花生过敏的人;你是治疗我丈夫后背的理疗师;你是帮我们办理退税的会计师;是我儿子的小学老师,我孩子托管中心的主任,我女儿的体操老师,和帮我们出售房屋的房地产经纪人。如果没有你们的存在,如果你们屈服于那些坚持妈妈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呆在家里的声音,那我们将身处于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我知道,你衡量过每一份工作,只为了看是否适合你的家庭情况。我知道,你比其他人早起一小时,只为了可以锻炼一下身体或者得到一些自我的时间。我知道,你在照顾孩子而彻夜未眠后,第二天还要参加各种会议。我知道,当你晚上回到家,“第二份轮值工作”又开始了。那些持否定态度的人不理解你是如何打理好一个家庭,同时还能兼顾工作的。你下班回家、做饭、给孩子洗澡、给他们讲故事。你给他们盖好被子并给他们晚安吻。你支付账单、购买日用品、洗衣服、洗碗、正如其他每一个妈妈做的一样。
我知道,你经常牺牲自己的休闲时间,是因为内疚于离开孩子们太长的时间而想多陪陪他们。我知道,当你的孩子在日托中心时,你没法给自己“放一天假”。我知道,你现在可以接受上班时是你的“休息时间”。我知道,当你在工作的时候,你不会浪费哪怕一分钟。我知道,你在办公桌上吃午餐,你不再外出喝咖啡,你在工作中展现出全部的付出与专注,毕竟是你自己选择了工作,你希望在那儿。
我知道,你总是细心甄选由谁来照顾你的孩子,而很多日托中心也提供很出色的看护。我知道,你只会把孩子留在一个你确信他们会受到关爱和良好照顾的地方。我知道,当孩子生病时,你牺牲了薪水,花好多天时间在家照顾他们。我知道,其实你在偷偷地享受着这些日子,陶醉于和孩子共度的时光。
我知道,有时你会因为不能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而感到内疚,但是职场妈妈,我知道的是,你给你的孩子树立了一个了不起的榜样,你在向他们展示,一个女人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在家庭以外的地方以某种方式做出贡献,也依然是一个慈爱的母亲。你在向你的女儿展示,她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做任何她们想做的事情。你以全然的欢乐与爱在展现着力量、耐力、奉献和坚韧。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理解你,因为我们都是母亲。
同一战壕里的
全职妈妈
亲爱的全职妈妈,
常常有人质疑你到底一整天在家都在做什么?我知道你在做什么。我知道,是因为曾经有那么一段日子我和你一样做过全职妈妈。
我知道,从你清晨睁开眼的那一瞬,就开始做着无薪、并且通常是无人感激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甚至到你合上眼睛睡觉的时候都还没有结束。我知道,对于你来说一天和一周的结束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因为就算是周末和夜晚,你还得坚持工作。我知道,回报是喜悦,却略显单薄。
我知道,你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喝一杯热茶或咖啡。我知道,你的注意力经常被分散,并时时刻刻被转移,想要一次性完成一项工作简直是奢望。我知道,当只有你在家的时候你可能都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时间,除非你只有一个孩子,而他白天还会小睡几回。
我知道,通常没有同伴支持也没有后备力量,你只能独自应对日常的众多挑战:耍脾气的娃儿,如厕训练时的意外,食物大战,掉落一地的食物,墙壁上的蜡笔印迹,兄弟姐妹间的争吵,还有那一直哭个不停的小北鼻。我知道,这份工作就像永无止境一样,如一个无限的循环:你买菜、洗菜、做饭,试图给娃喂饭、清理地面、洗盘子,然后3个小时后再完整地重复一遍。
我知道,你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小时让你自己安安静静地享用午餐,或者睡个午觉。我知道,有时候你也会问自己,所有的一切是否值得,同时羡慕那些上班时可以小憩的朋友们。我知道,有时当你的另一半下班回到家,他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工作,大可休息什么都不做时,你真的好想哭,因为这也是你一天中最累的时刻。
我知道,你被许多人误解,他们不知道一整天独自一人照顾年幼的孩子们有多么不容易,还以为你的日子过得很悠闲,每天就喝喝下午茶。在他们的想象中,你惬意地品尝着咖啡,而孩子们就在旁边安静地玩耍。我知道,你也怀念过去的经济独立。我知道,当别人宣告:感谢上帝!总算熬到星期五了!你会觉得好笑,有时也觉得烦人,因为对你来说,每一天都一样:没有周末,没有休假。我知道,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你也在工作,你只是在家做着无薪的工作。
全职妈妈,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我佩服你无尽的耐心,佩服你快乐面对每一天的能力,佩服你筋疲力尽时还能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欢乐。我钦佩你的无私奉献,在孩子的生活中时刻陪伴他们成长,即使有时这并不容易。我佩服你不求回报地工作,没有晋升、没有名气、没有薪水。我知道,你想要你的孩子能感觉到受重视与被爱,全职妈妈,没有人做得比你更好!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理解你,因为我们都是母亲,我懂。
同一战壕里的,
职场妈妈
小班妈妈育儿心得
小班妈妈育儿心得
陈xx(小名乐乐)是今年刚进来的插班生,是一个既活泼开朗,又聪明,同时脾气又有点倔的孩子。刚插进小二班的时候我还真有点担心他会不适应新的集体生活,但还好,一切超乎我的想像之外,他的适应能力其实还蛮强,没有几天就和小朋友打成一片。经常放学回来跟我提起今天和谁谁谁哪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了。听到最多的是和朱家乐小朋友在一起玩。两人有一次还偷偷地跑到办公室去找沈老师。这点倒是让我很欣慰。
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概念。对于教育孩子,乐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一、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我们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所以在家的时候我经常跟他说去学校要跟老师讲礼貌用语,早上去要说跟老师说早上好,放学后跟他老师说再见。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他基本上都记得,有时候他忘了没说的话我都会在旁边提醒一下他。平常他自己能做的事我一般都会要求他自己多做做,在家里也跟他礼貌用语,如:乐乐,帮妈妈一个忙好吗?帮妈妈把XX东西拿过来好吗?谢谢哦!他听到这样的话一般都很乐意地帮你拿过来呢。有时候你忘了跟他说谢谢,他会撅着嘴巴说你没跟他说谢谢呢!这样几次之后,碰到我帮他做事,他也会反过来乐呵呵带点害羞地跟我说声谢谢呢。
二、要学会和孩子沟通,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乐刚从老家过来的时候我发现有好多坏习惯,比较任性,依赖别人,喜欢吃零食。我现在正一点点帮他改正,以前只要去超市,他看到什么好吃的或是好玩的他都会哭闹着让你给他买,非得到不可。第一次我就顺着他只要要求不是太过分就给他买。买回家后再找个适当时机慢慢跟他讲道理:小孩子不可以这样无理闹哦!零食吃多子就不想吃饭了,对长高不利哦,如果好的东西不用你说大人也会给你买的。这样教育几次之后,慢慢地你会惊奇地发现下次我带他再次经过超市门口时他会跟我说:妈妈,我不到超市里随便要东西了,真懂事哦,真是个让人心疼的家伙。最近我发觉他迷上了奥特曼,一回来就让我放给他看,在看之前,我先提前跟他讲好:看完一集就要去写会字或涂下颜色哦!他答应了基本上都能做到的,然后再叫他时他就乖乖拿着笔出来写字呢!别小瞧他,他现在能算10以内的加法哦!不过也不是每次都这么乖,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啦,关键是我们大人要有耐心去正确引导他们了。
三、要理解和包容孩子。毕竟孩子现正处于幼儿时期,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孩子必须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做。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挥地时间,想玩的时候就让他尽兴地玩一下,不要因为玩耍时弄脏了衣服而去责怪他们。更不要因为孩子一时过错而打骂孩子,毕竟他们还小,还不分辨这么做是好是坏以及这么做的后果,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正确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如果动手打了他们,孩子说不定也从中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来解决问题。对于这点,我也有做得不周的地方,对于吃饭问题他始终比较依赖他奶奶,我始终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让他能乖乖吃饭,有时候脾气来了真会打他一下呢,事后想想才觉得这么确实不够妥当,对于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作父母的都要检讨一下自己哦。
其实,我并没有要他有多聪明、多能干,一切顺其自然吧,告诉他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我觉得就够了。幼儿园是孩子幼时最快乐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让他们有节制的玩耍,认知,让他们知道尊老爱幼、亲切待人、友爱同学、关心别人,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学习,身心都健康这就足够了。
当然,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乐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职业妈妈也有育儿高招
一般对于职业的妈妈们相对来所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小的,其实从妈妈的心理也是很想想多与孩子亲近、交流,可因为工作,又只能花有限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呢?
1.想象一个足以让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一些美好、舒服的词汇,比如:暖暖的阳光,开心的野餐,温馨的灯光,甜甜的笑容……
2.在头脑中闪现宝宝的“可爱”,比如:胖乎乎的小脸,脆生生的声音,玩耍的模样,滑稽的怪相,还有好多可爱的“第一次”;
3.想象你与宝宝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游戏、读书、洗澡、玩水、学步……相信这些“想象”足以给宝宝一个“好状态”的妈妈!这就象“接力跑”中的那段“接棒区”,是一个助跑、转接与加速的区段。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经累了,而如果能有这样的一段“心理接棒区”,将能使你从工作的“后遗症”中解放出来,给自己一个即将见到宝宝的“幸福期待”,也将激活你发自内心的母性的爱与灵感。
其实,与宝宝如何相处的技巧没有谁能真正教你,因为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而他所期待的也是一个特有的妈妈。不要迷信所谓的“育儿技巧”,当你放松下来时,你就有了育儿的本能——
“儿子,过来,让妈妈亲一下!”
“好儿子,妈妈回来了,来亲妈妈一下!”
“儿子,妈妈好想你啊!快过来让我抱一抱!”
正如你意识到的,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交流”?一种自然而然的接触——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短短的问候,一个亲热的吻……什么是“沟通”?彼此心灵上的默契——会心一笑、眼睛一亮、手拉拉、头点点……
这些需要多少时间呢?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放松又快乐的心态!所以,建议你多留意生活里的美妙时刻,让点点滴滴汇集在“记忆”中,以便“想象”提取。即使在工作,偶得空闲,不也可自娱自乐?早期教育
二、弄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现在有很多关于亲子交流的书籍,各种活动、训练、游戏目不暇接,搞得个个父母看了都觉得“不称职”——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
“我从没有陪孩子搭过积木!”
“这些家庭游戏,我们似乎都没有玩过!”
而且越看越觉得焦虑,好像父母不给孩子读故事、不训练孩子、不与孩子做游戏,孩子就可能不健康,就可能影响某种“商的发展。于是,父母心理压力很大,既怕“少交流”,又怕“错交流”,无所适从。结果把最重要的都忘了——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的孩子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
所以,在您走入家门前,请不要象去超市购物似的,列一张清单: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如果这样,结果多数是——
“我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刚看了两页书就不行了!”
“他根本就不爱听故事!”
“我说什么,他总是不听,总要我按他说的做!”
我们很难回忆起3岁前我们自己是怎样需要父母的,所以要真正弄明白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的确很难,那么就先放下我们的育儿理论与技巧,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吧——
“妈妈,我今天搭了一个好高好高的楼房!”
“爸爸,我想听故事!”
“妈妈,抱抱!”
“哇……哇……”
声音、动作、姿势、语言、表情足以表达宝宝的需要,只要你肯仔细听,欣赏地、带着好奇地听。当然,你可以提出你的设想或建议,“宝宝,想不想听妈妈讲故事啊?”“妈妈今天给你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想不想看啊?”“强扭的瓜不甜!”所以,交流以自愿为原则,如果孩子喜欢先搭积木、再听故事,干嘛非得按你想的先听故事、再搭积木?如果你是在有意识地教孩子什么,就更要懂得如何“吸引孩子”了!
三、充分调动家庭资源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的,所以不管是照料孩子,还是教育孩子,都是家庭共同的权利与责任。因此,如果巧妙地让所有家庭成员都积极地来关心孩子,不但你轻松了,而且更合理。不是吗,家庭成员间的彼此矛盾、吵吵闹闹,经常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钻空子的借口?笔者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相互抱怨——
“真怕老人把孩子宠坏了!”
“孩子这么小,他妈妈就让他学这、学那!”
“这孩子就因为小时候爷爷奶奶太宠,所以才这么任性!”
“自己还没长大,懂什么带孩子?”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老人自然有“隔代亲”,但也有经验;年轻人自然少些“经验”,但又比较“现代”而有精力。所以,如果相互能取长补短,彼此信任,在必要的行事规则上达成一致,这将最利于孩子发展。
总之,就是一句话家长要是想让自己与孩子有一段放松、愉快、相互合作与交流的时间!就要多留给孩子一些时间,为的就是让孩子可以多接触一些妈妈不会因为妈妈工作太忙而变的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