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04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鸟儿聚会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8的减法算式、许多带数字的花、各种小鸟图片(红、黄、紫、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香蕉、梨》
教师:咱们玩个香蕉、梨的游戏,老师的香蕉和你们的梨合起来是8,
师:又有香蕉又有梨,一个香蕉几个梨?
幼:又有香蕉又有梨,一个香蕉7个梨。
二、学习8的减法
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在叫?小鸟(对)。春天来了,小鸟也从南方飞来了,它们可高兴了,鸟儿们决定开一个音乐会,你们想去吗?(想)、可是去参加音乐会可不容易,小鸟还为你们设了几道关卡,要你们去闯关,你们能闯关成功吗?(能),好,我们出发吧。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小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红、黄、紫、大、小)。请小朋友举手回答。
2、根据位置和大小不同,出示一幅图,我们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唧唧唧,飞走了几只小鸟(一只),这道题要求我们算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中的情景列出一道减法算式?8-1=7。小朋友看他列的算式对不对?(对)谁能根据这道算式列出相应的一道减法算式?8—7=1
第一关已过我们在来闯第二关
出示第二幅图让孩子观察图上有几只大鸟有几只小鸟?谁能根据这图中的情境列一道减法算式?(8—6=2)小朋友看他列的这道算式对不对?(对)谁能根据这道算式列出相应的一道减法算式?(8—2=6)
第二关已过接下来再来闯第三关
教师设置第三关的情景;
出示图片根据小鸟的颜色装饰不同观察这幅图有了什么变化?让幼儿能根据情境中的变化列出其它几道减法算式题8-3=5,8-5=3.8-4=4。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减法之间的秘密,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www.373939.cOM 实用申请书)
第三关已过接下来闯第四关
教师出示8的减法算式的卡片,请幼儿算出得数。
三、师和幼儿一起玩《接花朵》的游戏。
师将8只花向上抛,然后用手接住其中的一部分,请幼儿数一数落下几只花,然后猜一猜老师手中接住几只花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延伸:
1、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游戏,现在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做游戏吧!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雪花片一人猜得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2、让幼儿在数学区域里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接瓶盖一人猜的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3、让幼儿回家后,可跟爸爸妈妈做“猜猜看”的游戏,巩固8的减法。
教学反思:
孩子们通过学习,根据情景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8的减法,并能较好的理解了8的交换规律,在学习中利用挂图,让孩子观察、讲述小鸟的不同,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细心观察能力,并按规律掌握了8的减法,再过渡到抛雪花片,从中进一步巩固了8的减法。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不足之处:
学习加减法对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对个别孩子出现的个别现象,在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多练习。
通过今天的教学让我明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备课,寓教于乐。
幼儿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
中班教案《鸟儿聚会》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鸟儿聚会》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8的减法算式、许多带数字的花、各种小鸟图片(红、黄、紫、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香蕉、梨》
教师:咱们玩个香蕉、梨的游戏,老师的香蕉和你们的梨合起来是8,
师:又有香蕉又有梨,一个香蕉几个梨?
幼:又有香蕉又有梨,一个香蕉7个梨。
二、学习8的减法
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在叫?小鸟(对)。春天来了,小鸟也从南方飞来了,它们可高兴了,鸟儿们决定开一个音乐会,你们想去吗?(想)、可是去参加音乐会可不容易,小鸟还为你们设了几道关卡,要你们去闯关,你们能闯关成功吗?(能),好,我们出发吧。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小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红、黄、紫、大、小)。请小朋友举手回答。
2、根据位置和大小不同,出示一幅图,我们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唧唧唧,飞走了几只小鸟(一只),这道题要求我们算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中的情景列出一道减法算式?8-1=7。小朋友看他列的算式对不对?(对)谁能根据这道算式列出相应的一道减法算式?8—7=1
第一关已过我们在来闯第二关
出示第二幅图让孩子观察图上有几只大鸟有几只小鸟?谁能根据这图中的情境列一道减法算式?(8—6=2)小朋友看他列的这道算式对不对?(对)谁能根据这道算式列出相应的一道减法算式?(8—2=6)
第二关已过接下来再来闯第三关
教师设置第三关的情景;
出示图片根据小鸟的颜色装饰不同观察这幅图有了什么变化?让幼儿能根据情境中的变化列出其它几道减法算式题8-3=5,8-5=3.8-4=4。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减法之间的秘密,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
第三关已过接下来闯第四关
教师出示8的减法算式的卡片,请幼儿算出得数。
三、师和幼儿一起玩《接花朵》的游戏。
师将8只花向上抛,然后用手接住其中的一部分,请幼儿数一数落下几只花,然后猜一猜老师手中接住几只花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延伸:
1、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游戏,现在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做游戏吧!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雪花片一人猜得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2、让幼儿在数学区域里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接瓶盖一人猜的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3、让幼儿回家后,可跟爸爸妈妈做“猜猜看”的游戏,巩固8的减法。
教学反思:
孩子们通过学习,根据情景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8的减法,并能较好的理解了8的交换规律,在学习中利用挂图,让孩子观察、讲述小鸟的不同,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细心观察能力,并按规律掌握了8的减法,再过渡到抛雪花片,从中进一步巩固了8的减法。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不足之处:
学习加减法对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对个别孩子出现的个别现象,在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多练习。
通过今天的教学让我明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备课,寓教于乐。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幼儿园中班教案《鸟窝》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感。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PPT或电子书,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瞧,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与文字,自由表达)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集体阅读
理解小鸟与白头发老奶奶互相关爱的情感。
1.观察绘本第2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住着谁?
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绘本第3、5页,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鸟与老奶奶共同生活的情景。
观察第3页,师:是谁来到了独自居住的白头发老奶奶家呢?(小鸟)他们在干什么?(白头发奶奶在织毛衣,小鸟在唱歌)老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第5页,师:小鸟给白头发老奶奶带来了欢乐,那么她又是怎么照顾小鸟的?
师:小鸟和老奶奶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是,有一天……
3.教师配乐朗读绘本第6~11页,了解故事的第一个转折。
师:老奶奶收到了谁的来信,信里写了什么?她把房子卖给了谁?又对老爷爷说了什么?
4.观察绘本第12、13页,体验老奶奶与小鸟的依依惜别情。
师: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自主阅读
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情景。
1.幼儿自主阅读剩余部分,猜测画面内容(播放轻音乐)。
师:后来老爷爷搬进来了,他会和白头发老奶奶一样,与小鸟快乐地生活吗?请你从第14页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看,一直看到书的最后,答案就藏在里面。
2.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住进来后是怎样做的?他和小鸟成了好朋友吗?(重点页引导)
第14、15页,师:老爷爷和小鸟是怎样生活的?和当时老奶奶在的时候一样吗?
第18页,师:老爷爷又给小鸟做了什么样的窝?山坡上有什么变化?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许多小朋友都会一页一页地翻,用好听的话介绍给大家听,还能告诉大家是第几页,下次我们再来仔细地找一找《鸟窝》的秘密。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幼儿百科:鸟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会飞的鸟》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一些不会飞的鸟的形态和习性。
2、教育幼儿在外出游玩时,爱护鸟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鸟类世界的照片、录象
2、收集鸵鸟、企鹅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让幼儿欣赏歌曲《大鸵鸟》
2、配合图片和背景图引导幼儿再欣赏一遍。
3、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
提问:世界上最大的鸟是什么鸟?它会飞吗?为什么不会?
让幼儿知道鸵鸟是鸟类中最大的,它生活在沙漠地带,为了适应经常奔跑的生活,翅膀退化便于平衡身体。
4、联系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哪些不会飞的鸟?(企鹅)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
5、教师小结:知道一些鸟是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翅膀才逐渐的退化,所以不会飞。
活动反思: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小朋友们所喜欢的,在课上,孩子们开心的交谈着:我家养过小兔子,可是,它后来自己跑掉了;我家养过猫,它会捉老鼠;在课上,我和孩子们讨论了什么是濒危动物,为什么会成为濒危动物这个严峻的话题。孩子们从中知道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幼儿开始并不知道鸵鸟和企鹅是属于鸟类,活动中才了解,但幼儿对它们的生活习性还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相信通过这次的“爱鸟周”活动,幼儿在关于“鸟”的知识方面有比较大的收获,对于护鸟、爱鸟、爱护环境等方面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幼儿百科:非洲鸵鸟属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点是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在它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危险趾甲,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
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大聚会》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大聚会》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十以内的数。
2、并能够正确的点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理解数字表示的意义,能准确的点数十以内的物品数量。
2、能用数字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教室里一些物品。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复习1~10的数字,并能按数取物,
1、让小朋友闭上眼睛,把卡片放到小朋友的桌子上,然后请有卡片的小朋友按从1~10的顺序站到讲台上面,全班小朋友数一次,
2、叫个别小朋友拿着他的卡片去取物,并让全部一起数看是否对。
二、参加森林舞会。
1、告诉幼儿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放去郊游歌)
2、到森林公园了我们看都有哪些动物,他们都怎么来的并数清动物的数量,用数字来表示。
3、看课件,,一次数清每种动物,并找出那个数字,(请个别小朋友上台找数字卡片)
4、看课件水果图片并再次复习一次
5、一起坐车回家、
授课教师修改
活动延伸:
提供1~10的数字卡片、请幼儿继续玩数物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幼儿能正确的进行点数,并能按照数去取物。
幼儿百科: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教案《森林大聚会》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