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孩子,妈妈错怪你了(家长随笔)
发布时间:2020-07-17 幼儿园游戏案例分析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家教案例案例描述:
去年的一个暑假,一天中午,我父母都不在家,丈夫也还没回来,就我和儿子俩吃饭,由于儿子爱吃鸡腿,我经常性做给他吃,那天也是。不过这次他吃两口后就嚷嚷着说:“妈妈,我不想吃了!”开始我以为他一心想去玩,就哄到:“平时不是很爱吃的嘛,这次妈妈做的特别好吃,快吃吧!”但儿子似乎真不想吃了,无奈的说道:“妈妈,我真不想吃了,能不能不吃了!”于是我不再勉强,说道:“那你放着,待会妈妈吃,咱们喝汤吧。”当我把汤从厨房端出来后发现鸡腿在地上了,当时我就很严肃的问道:“怎么把鸡腿扔地上了,你没听到妈妈说,妈妈出来吃吗?”看孩子支支吾吾的,我语气更重了,“是不是平时对你太好了,不知道珍惜了啊!有多少孩子还吃都吃不饱,你知道吗?”由于声音大,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而我直来气。吼道:“委屈了吗?妈妈说错了吗?平时有爷爷奶奶护着你,今天你哭也没用,妈妈是不会心软的!”这时丈夫正好回来,看到儿子泪汪汪的就问怎么了,我就说道,他把鸡腿扔地上了,丈夫听后也教育他道:“怎么小小年纪就不知道珍惜了?还不知道错吗?”儿子听后连连道:“我错了。”但我问他错哪了,他就是不说。丈夫就说:“面壁思过去吧,等想明白了再过来告诉我们。”儿子面对墙站了一会儿后,我过去再次问他,知道错哪了吗?他委屈的说:“我不该把鸡腿仍在地上浪费了。!”于是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那天晚上,儿子看到爷爷奶奶回来后,就委屈的大哭起来,说道:“鸡腿不是我仍的,是不小心掉下去的。”我父母听后就哄道:“咱下次再买,没事的。”儿子听后还是委屈的抽咽着,他们的这些谈话,被隔壁房间的我听到了,此时丈夫也过来说:“你真看到时他把鸡腿仍到地上了?有没有误会他啊!”我立马过去问儿子道:“告诉妈妈,鸡腿是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吗?”儿子真诚的点点头,“那为什么不早告诉妈妈呢?”“我说了但你没听到!”我于是抱着他道:“妈妈错了,妈妈错怪你了。不生妈妈气,好吗?”儿子搂着我的肩道:“妈妈我不生气,我也有错。”……
分析:
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为人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可小视。
成为一名母亲已有五年了,五年的点点滴滴我还记忆犹新。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我与丈夫就开始努力学做称职的父母,这其实也是天下父母的必经之路。
儿子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全家都非常的疼爱他,特别是爷爷奶奶,甚至于达到了溺爱的程度,而作为母亲的我是家中教育最严的一个,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与丈夫的思想观念相当统一。但父母不是神,在教育孩子时也会犯错误,犯下错误该如何面对解决呢?
上面案例中,儿子不想吃鸡腿了,而我看到鸡腿又在地上,于是就对儿子乱吼了一通。由于没弄清楚事情,我就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伤害到孩子,这种事情,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经过此事后,我就会多些耐心,听孩子讲,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的处理孩子的每个错误,同时发现误解孩子时要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而现在很多家长,顾及自己的脸面问题,而把事情草草了事,其实我想对各位家长说:“孩子的单纯与善良足以包容我们的错误。”我们的主动认错,也是让孩子懂得做错事情要勇敢承认。家长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与教育远胜于讲一些道理来的真实,可取。因而我们家长应该要注意到自己平时的言行,适时做些改正,别让它影响了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1)班
亮亮妈妈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发现妈妈犯了错以后,妈妈要承认错误并改正
我觉的孩子发现妈妈犯错了以后,作为妈妈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给孩子做一个榜样。我觉得这样做是比较好的。不要依着自己是个家长,明明给知道自己是错了,在孩子面前不承认错误,这样无形当中就传递给孩子错了可以不认,以后我要是错了也可以不人承认。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有这种想法。妈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作为妈妈可不要知错不改呦。
一次我给孩子看做时,把加法题不知道怎的算成了减法。小小的儿子发现了,说“妈妈你说错了”我再仔细一看,发现了问题,我当场就给儿子说了声“对不起儿子,妈妈看错题了,给你说错了。以后妈妈注意点”儿子上来就说了句“妈妈是好孩子”听了儿子的夸奖,我们俩都哈哈大笑起来了。
在我的老一辈人身上,尤其是我的妈妈就是自己错了,明明知道是自己的原因,确嘴上就不会认的。妈妈跟我谈起家里的矛盾时,我听着大多数都愿自己的妈,作为女儿跟她指出来,妈妈她都不能接受,还是依然俺着她自己的思路想下去。最后还的说我不孝顺她,不跟妈妈近。最后的结果是啥呢,我们做女儿的能少去就少去,去了惹妈妈生气,再说看着妈妈一家那样不和气,说谁谁都不听,曾经养育我的家没有一点欢乐和谐的气氛,所以都不愿意回去。
孩子发现妈妈犯了错误,作为妈妈要勇于承认,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在错误的面前人人平等。都做个充满正能量的妈妈。
我觉得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没犯过错误呢?但要有个好态图,并且记住自己犯过的错误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记得今天十一假期,我带孩子和孩子太姥爷,姥姥,一起出去玩,头一回自己开高速,以前都是老公开高速,即使我开的时候老公都会在身边,再加上是晚上,认真的高度紧张很是疲惫。终于到市区了,人放松了下来,越是接近家门口人越放松,反而此时犯了个错误,没看到红绿灯,不知道怎么的就看不见,还知道等人家过去,是我儿子提醒的我,妈妈闯红灯了,我脑子翁的一下,坏了,怎么就闯红灯了呢,我马上和孩子道歉,宝贝妈妈做错了,没看到红绿灯,可是我已经到了路口中间了,在这里停车等待更危险,我们还是开过去吧,我下次一定注意。宝宝连忙安慰我,妈妈你别难过,我帮你看着。那天晚上剩下的路口宝贝都会大声的提醒我绿灯可以过,红灯了妈妈。
我要说不要以为你犯错但你是家长就可以不道歉,这样孩子就会有认知错误,难道那样是对的?所以,如果你犯错你也要道歉,这样孩子的世界才会统一。
孩子,妈妈愿意等着你慢慢长大
不知何时起,朋友之间聊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你家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你家孩子***考了几分?排第几名?”“你看看那谁家的孩子多优秀呀!”“谁谁家的孩子钢琴已经过10级了!”……每当这时候,我都会选择微笑来打圆场,不是我的搪塞,而是这样的比较真的很无奈。在我们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确用了太多的比较。有时候,一些习以为常的话,当孩子听到了,可能对其成长会有许多的影响。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己不喜欢听的话,也不要说给孩子听。每个孩子都最爱自己的妈妈,在他们的眼里,无论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缺点,都可以接受,都不影响孩子对妈妈的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的爱。因此,我的孩子却从来不拿自己的爸爸妈妈去和别人的爸爸妈妈做比较,所以我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说:“你看谁谁谁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你却……”类似伤心的话。每天上学前,孩子背上书包,我都会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互相击个掌。晚上放学的时候,孩子看到校门口的我都会张开双臂像我飞奔而来。回家的路上,我都会问问孩子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最想跟我分享什么?
只要孩子有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会随时随地的鼓励一下,传以温暖的目光。因此,孩子很乐意把自己心理话滔滔不绝地说给妈妈听,也愿意和妈妈一起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时光。
孩子都是父母们种下的种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需要你的精心灌溉,但发展成什么样子是无从参考的,玫瑰有玫瑰的美丽,百合有百合的清新,哪怕是仙人掌也必定有他的独当一面,怕的就是拔苗助长,还等不及开花就夭折了……
孩子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成长,对他们成长的期望里,我们是否给了他生个发芽的时节?是否武断地拒绝了滋养他的阳光和氧气?我们也许应该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来反思自己如何正真为人父母。末了,我只想说:孩子,妈妈愿意等着你慢慢长大!
育儿随笔:宝贝儿,我是你的好妈妈
育儿随笔:宝贝儿,我是你的好妈妈
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和研究如何当一个"好妈妈"。我参照真人模板,我翻看育儿手册,我是那么迫切地憧憬着我的宝贝儿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健康、快乐、乐观、向上的成长着。可在儿子已六周岁多的今天,我却越来越发现,好妈妈的概念太宽泛,好妈妈的类型太多样,好妈妈的标准太复杂。其实,只要宝贝儿认同你是个好妈妈,那你就去幸福地当好这个好妈妈吧。
经常,我无厘头地便一腔怒火朝儿子丢了过去,事后压根儿不记得他究竟犯的哪个错误惹我如此不快,也许是我自己在为某个心事儿烦恼?时常,我在竭尽全力地用耐心细心教导儿子时,却被他的一个不经意的、心不在焉的表情激怒,以至于最终变得毫无耐心可言。有时,我在生完气后,自省不妥时,看着那一双关切的含着泪的小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我,我那个悔啊,心都快碎成一万块碎片了。
对于缺乏耐心、缺乏恒心、粗线条、欠技巧的教育方式,我几度失去了当一个好妈妈的信心。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认为,在儿子眼里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坏妈妈。
一次,训斥完儿子,自己陷入无尽悔恨时,我拉过儿子问他,“宝宝,妈妈是个好妈妈吗?”儿子疑惑不解地看着我,“当然是了,妈妈,你为什么这么问呢?”他接着说,“你一直都是最好最好的妈妈了,我最最喜欢你。”“那妈妈打过你骂过你呢?”“当然是好妈妈了,打我骂我没有关系的,你还是好妈妈呀。”我已无法抑制激动幸福的泪水,狠狠地将小东西拥入怀里。当我在自责和不自信的时候,儿子却给了我一个万分肯定的评价,我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是个好妈妈,毫无疑问,无需探究。
孩子的世界真的有无穷大。孩子读得懂爱的故事,孩子理得清爱的思路,孩子明得了爱的付出,孩子参得透爱的宽容。我不再翻书阅报四处搜刮育儿心得,更不再“处心积虑”地摆出一副“好妈妈”的姿态了,因为爱本来就没有标准,孩子的要求本来也就不高。在生活中陪着孩子经历每一个点滴瞬间,和他为同一个笑点大声欢笑,和他为同一个感动默默流泪,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尊重他提出要求时的诚意,不随便批评孩子的做法,更不用为自己偶尔对他发脾气而自责。任何时候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妈妈,快乐地陪着孩子,用向上的心引导孩子进取,用平常的心影响孩子生活,用真诚的心培养孩子感恩,用热切的心期盼孩子成长。
宝贝儿,因为有你,我确定我是一个好妈妈。
孩子最讨厌这10种妈妈!你中招了吗?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一个形象佳、气质好、品德优的妈妈,确实能让孩子自信不少,这就是女人的力量呐!
1、不好玩妈妈
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妈妈这些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对孩子的爱好根本不感兴趣,还嫌弃孩子话为什么这么多。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让孩子感到很失望。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对一些事情的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同时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
做一个令孩子喜欢和自豪的妈妈,勤学习是关键。但同时,也要尽可能抽时间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语交流。虽然妈妈不是完美的,总有些事情是妈妈不会的,但要告诉孩子知识是无涯的,妈妈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就像孩子现在做的一样。
2、不修边幅的妈妈
我们曾经都做过孩子,也都明白,开家长会时,如果妈妈打扮的精致优雅,被同学羡慕,就会觉得很有面子。而当一位不修边幅的妈妈走进教室,被同学指指点点时,孩子就感觉受到奇耻大辱。
学着为了孩子当个精致的妈妈,精致不是你穿多么名贵的衣服,提多么大牌的包。精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比如:乘地铁时不随意脱鞋,不在公众场合盘腿而坐等。
要了解:无论走到哪里,妈妈的精致,都代表着孩子尊严的一部分。
3、爱拿钱说事儿的妈妈
“妈妈,老师说这学期的补课费该交了。”
“怎么又要钱啊,上个月不是刚刚交过吗?没钱!”
金钱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即便是发生在亲子之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学校经常收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跟他计较养他很费钱。随便一句“没钱”,无形中给孩子贴上“贫穷”的标签,如果这张标签无法撕掉,日后即便他再富有,也始终会被贫穷的意识折磨。
4、悲观的妈妈
“妈妈,这次考试没考好,数学考了68分。”
“考这么点,这怎么能考上大学,找得到好工作呢?这怎么办好呢?”
不要做消极悲观的妈妈,不要小题大做,不要一点小事就觉得世界崩塌了。孩子受挫时,最需要一位乐观的妈妈来支持,如果连妈妈都这么悲观,那受挫无助的孩子该找谁当依靠?另外,我很欣赏一句话:“孩子只不过走错了一步,并不代表人生就毁了。”成长的年纪,妈妈的悲观是孩子软弱的毒药。
5、用孝顺绑架孩子的妈妈
“妈,你为什么吃我桌上的东西,那是同学送我的!”
“才吃了你几口东西,你就对我大吼大叫,那我以后还怎么指望你来孝顺?”
传统的固定观念,让我们习惯把任何事都跟孝顺扯上关系,不要总假借孝顺的名义绑架孩子,天天将孝顺挂在嘴边,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和负担!孝顺是建立在父母给予孩子关爱的基础上,孩子也有自由的意志,不要总让孩子以为,他的存在,只是父母拿来防老的工具。
6、强迫孩子诋毁另一半的妈妈
和另一半吵架,不要把孩子牵扯进来,别硬拉着孩子,强迫他去指责另一半,抱怨另一半,说另一半的坏话。对孩子来说,偏袒一方,诋毁另一方,都会令孩子痛苦为难。夫妻吵架,无论结果如何,伤害都不该由孩子承担。
7、爱说脏话的妈妈
和孩子爸吵架,有时妈妈没地方出气,就说脏话泄愤。就我自己来说,很反感说脏话的妈妈,虽然有时自己也会冒几句脏话,但听到自己妈妈说,真的感觉受到了天大的伤害。
8、冷酷无情的妈妈
“妈妈,我们班XX,她爸爸最近好像……”
“小孩子家家的,不要多管闲事,管好自己就行了!”
听到孩子讲别人家的事,没等说完就打断孩子的话,孩子关心同学,是好事儿,我们为什么要扼杀他们关心他人的能力?今天我们阻止孩子关心同学,明天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孩子自私,不关心父母?
9、不尊重孩子隐私的妈妈
如果你与邻居私下谈论你5岁的儿子夜晚睡觉还离不开奶嘴,孩子知道后自尊心就会大受伤害;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诉说他8岁的孩子还尿床,这种揭短行为也会使儿子对父亲失去好感和信任。
每一个人,即使他还完全是一个小孩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领域,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随意干涉。因此,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牵涉其个人私事或隐私,大人应予以尊重,千万别向外人揭短。
10、手机妈妈,造就冷淡孩子
如果妈妈一直与手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而且也影响孩子,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玩手机,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
童年很珍贵,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活动。多带孩子到外面去玩一下,就算妈妈真的没时间带孩子到外面玩,那么,在家里的时候也应该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玩一玩,听听孩子说说幼儿园里面的事情,听听孩子的心声和想法,并且,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增强亲子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