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主题牛奶从哪里来

发布时间:2020-05-20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园中班数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中班主题牛奶从哪里来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牛奶的生产过程,知道牛奶营养丰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牛奶从哪里来教案吧。设计意图:

牛奶是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大多数孩子每天都喝牛奶。牛奶有很丰富的营养,里面的钙、维生素、蛋白质都能使我们增强抵抗力,多喝牛奶让我们的身体长得棒棒的,让我们小朋友更健康、更聪明。但对于“牛奶从哪里来的?”孩子们知之甚少。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对牛奶知识的了解,设计了这个活动《牛奶从哪里来》。旨在让幼儿了解牛奶的生产过程以及牛奶对人们的益处,萌生爱喝牛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 了解牛奶的生产过程。

2、 知道牛奶营养丰富。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牛奶广告一个、牛奶生产流程图、各式牛奶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鼓励幼儿喜欢喝牛奶

1、一起来看广告。

2、这是什么广告?

3、学说广告语。

4、喜欢喝牛奶吗?说理由。

5、你们都喝过什么牛奶?

6、这些牛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牛奶从哪里来

1、牛奶是从哪里来的?

2、出示牛奶生产流程图:奶牛场奶牛-------擦洗乳头------吸奶管道------牛奶生产厂-------送到超市。

3、 幼儿根据流程图简单回忆讨论。

三、游戏:买牛奶

1、小朋友当顾客,去三家牛奶店买牛奶。

2、买牛奶的时候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3、游戏开始。

4、和老师分享。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可以让幼儿认识牛奶名称、颜色、味道等特征,了解牛奶的多种多样与营养成分,增进幼儿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态度建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科学课:雨从哪里来


这是大班科学雨从哪里来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问题,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2、雨的形成课件[活动过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课件,引导幼儿听雨声,看雨景。

小朋友们,听听这奇妙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幼儿:雨声)看电脑动画,问:这是什么景象?(幼儿:下雨)雨从哪里来?

幼儿:从天上。

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幼儿:因为天上有云彩幼儿:因为有乌云二、实验探索雨的形成。

1、小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冒热气师:这叫蒸汽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师: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烧水的时候幼儿:做饭的时候幼儿:暖气管道里、、、、、、师: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幼儿:天上、、、、、、2、幼儿分组实验: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热水倒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现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3、听故事,《小雨点旅行记》,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4、看课件:雨是怎样形成的,小结雨的形成。

三、讨论:下雨好不好?为什么?下雨的好处与害处,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延伸]

1、画雨。

2、观察记录水蒸发的现象。

活动反思:

活动上下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整个内容偏多,在第三部分仓促结束的情况下仍然超时5分钟左右。

2、幼儿还是缺乏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体验。而其科学原理相当部分幼儿是已经知道的。

3、实验用的水杯有点小,由于天气冷,水温也降得快,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建议换大的能够装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纸要加边框进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边,避免划伤手指。

4、“春雨贵如油”这句属于幼儿基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删掉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雨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雨的形成的图片,故事:《小雨滴旅行记》、《雨来啦》 。

2、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片、水

活动步骤

一、开始部分:

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下雨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雨是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请幼儿自由说出雨是怎么形成的?(打雷了,就会下雨了……)

2、师幼共同做实验,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1) 让一幼儿先将试管里的水加热,看看有什么现象?

A、有气泡 、B、有气从试管口冒出来。 C、有响声

2) 请另一幼儿将玻璃片放在试管口的上方,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A、玻璃片上有水 B、玻璃片上有气(过了几分钟)C、我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 D、我发现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来了

3)实验完成,引导幼儿通过刚才的实验,说一说:雨是怎样形成的?

师幼总结:水加热以后,形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渐渐多了,他们抱在一起,当遇到冷空气,形成了小水珠,当他们快托不住的时候,小水珠就落下来,这就是雨。

4)听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更深一步了解雨的形成的原因。(边听故事,边出示雨的形成图片)

3、引导幼儿说说雨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可以浇地。2、可以浇树。)

4、雨对我们的生活与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怎样才知道要下雨了呢?听故事《雨来啦》,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故事。知道:

燕子低飞要下雨

青蛙高唱要下雨

鱼游水面要下雨

蚂蚁搬家要下雨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到外面去找一找这几种小动物都在干什么,看有没有要下雨。

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

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让幼儿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

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

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

4、师:原来小宝宝一直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叫做子宫的小房子里,开始的时候他像一粒种子那么大,慢慢地长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时候眼睛还会睁开。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会游泳、吸吮手指、翻跟头,有时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后来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他整整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四、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这时的宝宝是怎样的?他怎么吃食物呢?

--师:这时候的宝宝只能看见头和身体,还有腮和小尾巴呢!不过小尾巴会随着宝宝的长大消失的。小宝宝是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肚子里的营养,一天天地长大。

2、出示第二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慢慢长大了,现在他是什么样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现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一样吗?

--师:现在的小宝宝刚刚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不一样。

3、出示第三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的什么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长了小手、小脚,他躲在妈妈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又有什么变化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全身都覆盖着一层绒毛。

5、出示第五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猜猜小宝宝这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师:这时候的小宝宝还在继续长大,骨骼也渐渐结实了,他有时还会调皮的踢妈妈一脚呢!

6、出示第六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怎样了?

--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十个月,最后终于来到了人间,来到这个世界。

五、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师: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会怎样?为什么?

2、出示陈老师怀孕之前带小朋友做操玩游戏的照片和怀孕之后做事情的照片让幼儿观察这两个时期老师身体状态的变化,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出示陈老师带小朋友做操的照片并提问:怀孕之前陈老师在和小朋友做什么呢?

--师:有了小宝宝之后,陈老师的身体有什么变化?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吗?

--出示陈老师弯腰捡东西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体会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出示陈老师看见食物不想吃,恶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陈老师吃不下还要吃呢?因为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长不大,所以妈妈是很伟大的,我们要更加爱我们的妈妈。

3、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陈老师现在怀了小宝宝上班很辛苦,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师再累还是要带小朋友学习本领,所以小朋友要更加体谅老师,爱老师,不惹老师生气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

4、师: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们的妈妈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现在你们上幼儿园了,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5、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幼儿表演。

--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妈妈,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谢妈妈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活动反思:

在道德情感中爱是核心,激发幼儿爱的情感是我们重要的社会责任。然而,幼儿爱的情感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而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感受和体验来获得的。让幼儿从小知道爱父母和长辈、同伴,老师,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因此,从小加强对独生子女爱的情感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小培养幼儿有爱心、爱父母、同伴、老师的品质,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爱的情感不断升华。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绿树》:大班科学活动落叶树和常绿树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反思,活动过程等内容,巩固幼儿对几种常见树木的认识,形成落叶树、常绿树的概念。学习将对落叶树与常绿树进行分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绿树教案吧。

《大班科学公开课:神秘杯》:大班科学活动神秘杯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领域,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实录等内容,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并体会刻度的作用。教育幼儿正确服药,提高安全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神秘杯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帮水搬家的小细管》:大班科学活动帮水搬家的小细管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帮水搬家的小细管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一天,当幼儿园的陈老师挺着大肚子路过大一班教室门口时,许多小朋友围过来好奇的看着她的肚子,这时一个小朋友问道:“老师,你肚子里是不是有个小宝宝,小宝宝从哪里生出来的呀?”其它小朋友听到后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知道,是从胳肢窝里掉出来的,”“不对,不对,是从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我妈妈说,我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

大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有了初步的性意识,但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于是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教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2、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和出生过程。

3、激发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⑴男孩、女孩的图片及生活用品图片若干

⑵多媒体课件:胎儿的形成过程

2、环境创设准备:教室内张贴胎儿成长过程的图片

3、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整理相关的图片、资料。

四、活动实录

(一)引导观察——认识自我

1、出示男孩、女孩及生活用品的`图片,幼儿分小组操作,比比哪一组分的又对又快。

2、幼儿分小组讨论:“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

幼儿A:女孩关上扎了辫子,男孩头发是短短的。

幼儿B: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

幼儿C:男孩力气大,女孩力气小。

幼儿D:女孩夏天可以穿裙子,女孩不可以。

幼儿E:女孩会生小孩,男孩不会。

教师小结:男孩女孩他们的生理结构、穿着打扮、性格爱好都有很多不同。

(二)看、摸、听、说——充分感知

1、师:刚才小朋友说到女孩长大后会生小孩,那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是怎样长大又是怎样出生的吗?杨老师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杨老师的肚子。

幼儿A:我摸到杨老师的肚子是硬硬的。

幼儿B:我看到杨老师的肚子是圆圆的,像个大皮球。

幼儿C:我摸到杨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好像动了一下。

幼儿D:我听到杨老师肚子里有咕咕叫的声音。

2、请杨老师说说怀孕后自己的感受。

杨老师:怀小宝宝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刚开始吃什么就吐什么,小宝宝开始就像米粒一样大,他要在我的肚子里呆10个月才会出来。现在陈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已经有8个多月了,他有时会踢我的肚子,还会和我一起做游戏,肚子大很有方便,蹲都蹲不下去,脚也肿了。你们的妈妈怀你们的时候,也很辛苦,所以你们要爱自己的妈妈。

(三)探索秘密——了解胎儿形成的过程。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我从哪里来》:爸爸妈妈结婚了,爸爸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叫精子,有一天它游啊游,碰到了妈妈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叫卵子,这两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住在妈妈身体里一个叫子宫的房子里,慢慢的一天一天的长大,长到10个月后,就从妈妈身体的一个通道里出来。

五、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投放小沙袋,绑在幼儿身上,让幼儿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2、在图书角投放相关的书籍。

3、 请家长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及生活用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我长大了”。

教学反思:

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性问题。

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的发育开始很早,即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真实正确的表述性知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作为教师应该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性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本园有怀孕教师的契机,利用图片、课件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知识。本次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2、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充满了好奇心,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向幼儿介绍小生命的形成、成长和分娩的过程,我采用了图片和课件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的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为了让幼儿体验当妈妈的辛苦,在活动延伸中,教师在区角提供了小沙袋让幼儿绑在身上,让他们通过半天的活动,体会当妈妈的辛苦。

3、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处处皆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利用孩子们关注马老师怀孕的现象,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了基本的性教育,避免了幼儿对其错误的认识,使孩子们对生命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4、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在本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教师怀孕这个机会,丰富和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经验。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活动:条条棉线是怎样来的》:大班科学活动条条棉线是怎样来的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延伸,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条条棉线是怎样来的教案吧。

《大班教案:好玩的钟表》: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钟表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反思,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好玩的钟表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庄稼的朋友——青蛙》:大班科学活动庄稼的朋友——青蛙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庄稼的朋友——青蛙教案吧。

相关推荐

  • 风儿,你从哪里来? 一天中午,随着苏老师推开门,挂在教室顶墙上的装饰花、小鸟挂件在刹那间飘动了起来,孩子们见了,欢笑着,不停地叫着:“噢……,小鸟飞啦……”“噢……起风了”,看着孩子门兴高采烈地模样,我想,关于风的问题,...
    2020-09-22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课:雨从哪里来 这是大班科学雨从哪里来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问题,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
    2022-01-18 阅读全文
  • 老师我从哪里来呢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老师我从哪里来呢》,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老师我从哪里来 【教案准备】 幻灯片、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枕头若干。 【教案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的...
    2021-08-1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雨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活动准备 1、雨的形成的图片,故事:《...
    2019-12-13 阅读全文
  • 大班综合活动——我从哪里来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大班综合活动——我从哪里来》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一)运动计划阐明:“我是从那里来的呢?”这个题目恒久以来一向困扰着孩子和家长。敏感的话题经常让年青的怙恃由于难堪而躲避,乃...
    2021-10-29 阅读全文

一天中午,随着苏老师推开门,挂在教室顶墙上的装饰花、小鸟挂件在刹那间飘动了起来,孩子们见了,欢笑着,不停地叫着:“噢……,小鸟飞啦……”“噢……起风了”,看着孩子门兴高采烈地模样,我想,关于风的问题,...

2020-09-2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雨从哪里来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问题,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

2022-01-18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老师我从哪里来呢》,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老师我从哪里来 【教案准备】 幻灯片、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枕头若干。 【教案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的...

2021-08-1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活动准备 1、雨的形成的图片,故事:《...

2019-12-13 阅读全文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大班综合活动——我从哪里来》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一)运动计划阐明:“我是从那里来的呢?”这个题目恒久以来一向困扰着孩子和家长。敏感的话题经常让年青的怙恃由于难堪而躲避,乃...

2021-10-2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