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育随笔:可爱的笑脸
发布时间:2020-05-07 托班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托班 托班教师教育笔记 我是刚刚任教的一名幼师,我入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任托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打扮的整整齐齐准备胜任我的第一份工作,同样孩子们也是由家长待着高高兴兴进入幼儿园,在玩完亲子游戏后,家长需要把宝宝们留下自己离园时,一幕哭闹,训斥,焦虑的画面出现了,顿时间嘻嘻打闹的场景消失了,那一刹那哭声鼎沸。接下来我看见几组离别的方式,有的是以欺骗的方式和宝宝说,奶奶要去厕所一会回来接你,在这等会。有的是强制把孩子留下,自己转头离开,有的则是给宝宝讲道理离开的。当时我已经忙的手忙脚乱了,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平息这场“哭声的战争”,第一天的哭声很快就结束了,我和孩子们的外表都发生了变化,我的马尾辫早已被宝宝们拽的松撒了,衣服上也残留了一些脚印和泥土。而宝宝们除了脸上的表情变化了以外,脸上也成了小花猫,衣服上也有残留的泪渍和泥土,我当时绝望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可是,第二周,我决定采取办法改变这个场景,对于一些听话的宝宝们,我请助教老师把宝宝安排得到泡沫垫上陪着玩玩具或者讲故事,对于个别能哭的宝宝我亲自带着到外面陪他们玩游戏,滑滑梯,荡秋千,就这样我把他们一次次把他们锻炼到独立玩耍,不哭不闹,然后慢慢的这些宝宝开始信任我了,依赖我了,我又开始慢慢的引导他们回教室全班宝宝都融合在一起,我想宝宝的天性除了玩玩具就是吃东西了吧,我就给宝宝们买的大白兔奶糖,当时我说谁听话不哭我就给谁,绝大多数宝宝的眼睛都亮,发光了。有些个别的哭的宝宝也慢慢不哭了,就这样,渐渐地两次机会宝宝们都熟悉了,不哭了,渐渐地,我们又集体做游戏,讲故事,慢慢到了玩玩具。yjs21.COM
一个月过去了,当我再进入教室的时候,他们会问老师好了~会和我主动玩耍了~忽然觉得环境变了,和谐温馨的场面出现了,笑声代替了哭声,自己玩玩具已经代替了让老师哄着,抱着的场景。慢慢的宝宝们都长了好多好多本事了,笑声也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好高兴,好开心.。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可爱的笑容
一日,幼儿在院内玩儿,我在旁边看。突然,张博翔眼泪汪汪地来告状:“老师,张勇打我!”张勇紧跟在张博翔的屁股后面,为自己辩解:“他先打我的肚子!”张博翔又说:“他让我的头撞墙上了。”听了他们的话,我首先摸摸张博翔的头,轻声询问:“头疼不疼?”张博翔委屈地点点头,我又问:“能不能继续玩儿?”他又认真地点点头。看来,张博翔的头没伤着。我正思索着怎样处理这件事,却听见两个小家伙在商量,还连说带比划,张勇说:“我这样走。”张博翔说:“我往那边走。”张博翔泪痕未干的脸上挂着可爱的笑容。我心里一宽,说道:“你俩去玩儿吧。”一场纠纷不了了之。
过一会儿,张凯丽来报:“老师,大班的大哥哥欺负欣欣。”我过去,看到欣欣一脸不高兴地站在草地上,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滑梯上。我看欣欣没被咋地,寻思着应该对邻班的小男孩客气点儿,就跟欣欣商量:“咱饶了他,好不好?”欣欣摇摇头,不肯罢休。“那------”我开着玩笑的说,“让老师揍他一顿。”听了这话,欣欣展颜一笑。旁边老师很配合地把那个小男孩抱在怀里。那小男孩本来有点紧张地盯着欣欣,看她笑了,小男孩也跟着笑了。“一笑泯恩仇”一场风波烟消云散。
在幼儿园里,幼儿间的小冲突可谓层出不穷。幼儿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幼儿,防止大问题发生。对一些无法避免的小冲突,则要用爱心、用智慧,灵活处理,将小事化无,让幼儿在和谐、愉快的集体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托班随笔:迪迪的脸
早晨,胖嘟嘟的小姑娘迪迪来了,走进活动室,迪迪依然一脸灿烂的笑容,随后跟着进活动室的是迪迪的奶奶,奶奶看我在,拉过迪迪,问我:“老师,俺家迪迪的脸被别的孩子抓了,你看抓的,这要是留下疤痕该多难看啊”。这时我也发现了迪迪脸上的伤痕,一条很细很长的伤痕,昨天离园时我和兰兰老师怎么没注意啊,我为自己的疏忽感到愧疚,诚恳的向迪迪奶奶道歉,并表示以后一定细心看好孩子。送走了奶奶,我问迪迪:“迪迪,脸是谁给抓的,疼不疼?你怎么不告诉老师?”小姑娘一脸茫然,只是低着头,抿嘴笑着,任凭我怎么问就是不说话,这一天我和兰兰老师给孩子们剪了指甲,也对孩子们加强了看护。
第二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快乐的来到幼儿园,到早餐时间了,迪迪还没来,我以为孩子不舒服了或有事不来了,正准备给孩子们分早餐,忽然活动室外传来了粗大愤怒的声音:"谁是洋洋?前天抓我们迪迪,抓着好事了是吧,昨天又抓,你们老师怎么看的孩子,让我们迪迪两天受两次伤。”活动室的门随着愤怒怦然打开,是迪迪的爸爸,小迪迪被爸爸拽进了活动室,怯怯的躲在爸爸得身后,我和兰兰老师忙招呼家长。迪迪爸爸不顾我们的招呼,问孩子们:“谁是洋洋”。我说:“你先别激动好吗?快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老师,前天迪迪脸被抓了是吧?”我点了点头,“昨天我家孩子又被抓了,我问迪迪了,她说是洋洋给她抓的。”我和兰兰老师感到惊讶,昨天离园时迪迪的脸就一处伤痕啊,怎么今天就多了一处再说昨天我和兰兰老师给孩子们剪指甲时,发现洋洋根本就没有指甲,洋洋有个坏习惯,喜欢没事咬指甲玩,我和兰兰老师一直在帮助他改正坏习惯,洋洋的指甲就算拿着往脸上抓,也抓不出伤痕的,我把情况和迪迪爸爸说了说,迪迪爸爸总算消了气,我又问迪迪,脸到底怎么了,迪迪哭着说:“老师,我不敢说。说了爸爸就不让我玩星星笔了。”“星星笔是啥啊?”迪迪爸爸对我说:“老师,不好意思,我知道迪迪的脸是怎么回事了,前几天她妈妈给她买了一种笔,叫星星笔,里面有各种颜色,迪迪可喜欢了,回家就抱着画啊写啊,那种笔笔尖很尖,刚买回家时我还担心过孩子会划伤手,一定是迪迪玩星星笔把脸划伤的。”我抱过迪迪问是星星笔划伤脸的吗?迪迪把头埋在我怀里,重重的点了点。
事情总算水落石出了,虽然迪迪的脸不是被小朋友们抓的,在这里我和兰兰老师提醒家长朋友们,别给孩子买对孩子不安全的笔或玩具,孩子小,自护能力差,等孩子受到伤害了后悔就来不及了。祝福小小班的宝贝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这学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来的孩子,当我与这群孩子接触两周下来后,我真心地觉得——这帮小班的孩子真可爱!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孩子排队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会爬椅子、桌子甚至是床;有的孩子经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抢玩具;有的孩子吃饭把脚翘到椅子上,身子转来转去;有的孩子比较强势,会打人;有的......但我们班的孩子也很聪明,早上来的时候,都会自己好好排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数孩子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看不到老师会询问老师的去处;上课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队位置;多数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教养工作当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常规逐渐稳定后,孩子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他们也会越来越可爱!真的很庆幸,我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老师!
托班教育随笔
托班的幼儿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刚进托班时,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这头刚拉开一对打架的幼儿,那头的孩子脸上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来用,两只手根本不够使唤,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脚。后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我慢慢地领悟到很多窍门。认识到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提供、创设出发现、探究、学习的机会与空间。新课程中指出: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在需要之一则是学习的兴趣。因此,遵循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而针对托班的幼儿,对于孩子的主动性我是这样培养的。
一、创设活动环境,萌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
一学期的幼儿园托班教育使我认识到要激发托班幼儿学习主动性并不能从责任上来要求幼儿,而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一种适宜的、主动的活动式环境。0~3岁幼儿已有尝试并探究周围环境的行为,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积累起来的。因此,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究行为,我在活动室中创设支持性、可选择性的环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动。如,为满足孩子操作、摆弄的需要,我们开辟了发展精细动作的“拼拼玩玩”、“我爱小动物”等区角,并在里面摆放着孩子随时可取的玩具,让他们进行串珠、敲球、扣纽扣、盖瓶盖等游戏。这些在孩子看来是玩具的学具,每一件都渗透了一定的层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确定性。在孩子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隐含了让孩子“开窍”的教育作用。
二、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问,而正是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玩具材料。一开始,我就将橡皮泥放在区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们也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惊喜地告诉我:“老师,小面条!”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细又长的“小面条”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纷纷学起她做起面条来。我又及时提供了盘子,鼓励孩子们产生给娃娃家的娃娃烧面条的快乐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变的特点让孩子喜欢。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产生各种想象。而做小面条正是孩子学习“搓”这一动作的一个切入口,老师提供的餐具也为情景开展创设了条件,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提升,自主产生了要“给娃娃烧饭”的愿望,并又成为以后学习团、压等动作的切入口。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学”的愿望。
作为教师,要去发现、接纳、欣赏、引导孩子的自主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给孩子留下一个求新、求异、丰富而广阔的天空,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教育随笔:抓脸
抓脸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什么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愿,一不随心,伸手去抓。以往他们在家中已经习惯各种图书、玩具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与他们争抢。而今到了幼儿园则不同,所有的玩具、图书都要一齐玩,一齐看。因此产生了争执,容易发生抓脸行为。为了避免或减少同样的事情发生。
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首先让孩子懂得玩具是大家的,能够轮着玩或换着玩,让孩子懂得谦让的含义。
其次,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小小手"让孩子们说说手的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我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它是一个小小魔术师,能够变各种小动物,我们的小手还会做许多事比如帮老师摆椅子,收玩具。"老师虽然这么说,但是远远还是由于晓彤和他抢玩具,把晓彤的脸给抓伤了,留下一道血痕。
事后,我对远远说:"你看,晓彤的脸好看吗?""不好看""让别人给你把脸抓破,你愿意吗?""不愿意。""以后还抓别人的脸吗?""不抓了。"透过这次对远远乃至全班的教育,这几天抓脸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期望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检查孩子的指甲及时修剪。
幼教随笔:笑脸的作用
今天早上在门口迎接孩子,韩文宇小朋友见我之后,用低低的声音向我问好,接着来到养成教育表格前画了一个开心的笑脸。“韩文宇你画的笑脸真开心,如果你和它一样整天笑得这么开心就好了!老师会更加喜欢你,笑一个给老师看好吗?”听了我的话她只微微笑了一下,“你笑起来真漂亮!”我及时的鼓励她,这对于内向的她来说是第一次,平日她总是默默无闻,不善言语,笑容在她脸上从没出现过。“韩文宇以后你和你画的笑脸来比比看谁笑得更开心好吗?”她微笑着点了点头,以后连续几天我都在门口鼓励她和笑脸来比赛,日常活动时鼓励她大胆发言,和小朋友交流合作,没想到还真起了作用。
这段时间以来,韩文宇能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可爱的小脸上不时的露出笑容,变得爱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家长也反映孩子现在话多了,回家总说幼儿园里的事情,有时还来个表演,看到她的变化全家人都很开心,没想到我突发的一种想法,改变了孩子。教育真是随处可在,关键是我们要随时抓住它,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随时随地的去关爱和教育每一个孩子!
教育随笔:调皮可爱的烨烨
周四中午我值班,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值班,以前都是两位老师的其中一位和我一起值,那时有他们在,小孩子都能很听话的睡觉,仿佛两位老师身上都带着魔力一般。
自己值班说实话有些欣喜又有些担心,欣喜是因为是第一次自己值,我也想知道自己有没有魔力,能让孩子们都乖乖的睡觉,担心的是我怕他们不听我话。终于结果揭晓,越是担心的事就越会发生,一会的功夫,卧室里就吵翻了天,是叶子,这个调皮的家伙,一会吆喝吆喝,一会唱歌,别的小朋友也跟着她起哄,卧室里乱哄哄的,无论我怎么说就是不听,这时叶子突然说要上厕所,我知道这是她在搞恶作剧,我没有让她去,但她不听,穿上鞋一溜烟就跑到外面去了,接着溪溪也跟着跑了出去,我知道他俩是死党,干什么也要一起,拦也拦不住。我没有管他俩个,留在卧室里管其他小朋友,别的小朋友都比较听话,一会就没有说话的了,然后我就出去看他俩个在干什么。出来一看,他俩你追我赶,还笑得不亦乐乎,手里还拿着一包小东西,我问是什么,溪溪就和叶子说:我们打开让老师看看吧。打开以后,我一看原来是每人都撕了一页纸,里面包着许多花的叶子,他们把朱老师精心培育两年的花的叶子全都摘了下来。奥~~真可气!!他们还像没事似的你追我赶起来,带了不久,朱老师来了,气得~~~~~~~~~~~~~
调皮的叶子!调皮的孩子!可能是我和你们整天嘻嘻哈哈习惯了,所以你们一点都不害怕我,但是你们要知道,这样并不好!要是这样下去我将还你们爸爸妈妈怎样一个宝宝呢??
我该怎么办???怎样做一个让你们既听话又觉得容易接触的老师呢?????
教育随笔:“调皮鬼”也可爱
教育随笔:“调皮鬼”也可爱
我们班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有的比较乖巧、听话,有的比较调皮,有的甚至令人感到头疼。这里就说说我们班的“调皮鬼”超超吧,因为他太调皮了,很少有人喜欢他。
在一日活动中,总是心不在焉,拉拉女孩子的辫子,一会儿拍拍同伴的头,,一会儿又下座位到图书区去看看《恐龙世界》,总之,平日里比较自由散漫。午睡时常恶作剧,喜欢给小朋友藏枕头。睡不着觉,他一会儿拉拉小朋友的被子,抓抓小朋友的脚,让人难以忍受他的各种行为。他的心里是,老师和小朋友喜欢他。一次吃午点时,汪祉涵小朋友没有拿到点心,“你别急,老师去拿点心给你,你下次起床后要快速喝水过来吃午点,老师要忙着给你们女孩子梳漂亮的辫子呢。”正哄着她呢,这时哲超超快步走到汪祉涵身边说:“就是,你要速度快,今天你吃我的点心吧。”汪祉涵不要,他又认真地往汪祉涵嘴里塞,还嘟囔着:“没关系,点心我经常吃的,你吃吧。”
看着超超的小脸,我顿时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不能把孩子的调皮简单地理解为破坏纪律、与老师或同伴作对,更不能全盘地否定他们,在感情上冷落他们。我们要用一颗温暖的爱心去包容孩子的调皮,其实调皮的孩子也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