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活动 | 4岁宝宝柔软性锻炼小活动
发布时间:2020-01-03 幼儿园体育课教案 幼儿园体育课说课稿 幼儿体育活动方案4岁宝宝
柔软性锻炼小游戏
1
模仿秀,变身表演
这个游戏需要幼儿模仿某种事物的样貌或者动作,看谁模仿的最逼真。
(1)大猩猩走路
游戏方法:
1.双脚分开站立,身体向前弯曲,双手分别握住双脚。
2.双手握住双脚往前走。做动作的同时,如果能模仿出大猩猩的神态,那就更有趣了。
(2)打电话
游戏方法:
1.伸开两腿坐好,手握起一只脚,将其当作手机,在脚底做按键动作。
2.把脚抬高到耳朵旁,像打电话一样说话。两名幼儿一起模仿打电话的动作会更有趣哦!
(3)尺蠖
游戏方法:
1. 两腿伸直坐好,双手握住大脚趾。注意腿不能弯曲。
2. 保持1的姿势,一点点挪动屁股向前进。
2
隧道建好了!
这是需要幼儿双手抓住单杠搭出一条隧道的游戏。建设隧道的关键是低下头,使头位于两肩之间。
游戏方法:
1、幼儿双手抓住单杠。注意单杠的高度最好与幼儿的肩膀齐平。
2、幼儿低头,使头部位于两肩之间。身体和单杠之间的空隙就是隧道。
引导其他幼儿来钻隧道。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可以让搭建隧道的幼儿数一数有多少小朋友来钻隧道或大家一共钻了多少回等等。
抓人游戏
这是在一旦被捉到就不能动的简单抓人游戏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模仿动作的新游戏。
模仿西瓜虫、模仿海豹、模仿地藏菩萨 双脚的脚心相对坐好。右手拇指和食指做圆环状,左手张开手心向上。
游戏方法:
1、首先由教师来抓人。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和幼儿确定好被捉到时需要模仿的对象。
2、幼儿被教师捉到后,要立即模仿约定好的对象并保持姿势不动。
3、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可以选一名幼儿来抓人。可以设定游戏时间,大家轮流来抓人。
规则:
被捉住后,保持固定姿势不动的幼儿如果被其他还没被捉住的幼儿碰到,就可以得到解救,自由活动。这就是救人规则。
3
坐着滚球骨碌碌
这是需要幼儿坐在地上滚球的游戏。注意当球转到身体的前方时,双腿也不能打弯哦!
游戏方法:
双腿向前伸直坐在地上。用手滚动球围绕自己身体旋转一周。双腿尽量不要弯曲哦!
游戏升级:
分开双腿进行滚球游戏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身体更加频繁地向前倾,做出前驱的姿势。
4
两人一组拉大锯
这个游戏需要两名幼儿面对面坐好来回拉绳子。老师可以给幼儿加油助威,使游戏气氛更加热烈。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脚心对脚心坐好,双脚可以稍微分开,但不要弯曲。确保膝关节处于舒展的状态。将绳子对折,每个人握着绳子的一端,当一个人拉绳子时,另一个人身体前屈。动作交替进行。
YJS21.cOm更多幼儿活动方案小编推荐
体育课活动 | 3岁宝宝平衡性锻炼小活动
3岁宝宝
平衡性锻炼小游戏
1
白鹤与乌龟
幼儿掌握白鹤与乌龟这两个姿势后,要根据教师的口令迅速做出反应,用身体表现出相应的动作。
仙鹤的姿势:手腕弯曲,手臂向斜上方抬起。抬起一只脚站立。
乌龟的姿势:蹲下,手臂抱紧膝盖,尽量缩小身体。
游戏方法:教师说“仙鹤”,幼儿做出仙鹤的姿势。教师说“乌龟”,幼儿做出乌龟的姿势。教师偶尔可以假装说错,这样会使游戏更加有趣。
2
脚尖走一走,脚后跟走一走,膝盖走一走
这是灵活利用腿和脚各个部位在运动垫上走路的游戏。勤加练习,慢慢的提高速度!
游戏方法:
1.脚尖走一走:将脚尖立起来,踮着脚走路。脚尖立起后身体会变高一些,赶快来试试吧!
2.脚后跟走一走:把脚掌翘起,只使用脚后跟走路。调整好平衡,前进吧!
3.膝盖走一走:双腿跪在运动垫上走路。这个动作容易使身体向前倾,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半跪在运动垫的一侧。由于幼儿使用膝盖走路时容易向前摔倒,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看护。发现幼儿快要摔倒时,要赶快去扶他们一把。
3
独木桥与曲线桥
这是与平衡木具有同等功能的体育游戏。活用绳子的特性,摆出各种形状的桥来玩渡桥游戏。
独木桥
教师将绳子拉展,放在地板上作为独木桥,幼儿踩着绳子走路。由于绳子是直接放在地板上的,所以即使幼儿从“独木桥”上掉下来,也不会有任何威胁。
弯弯的桥
教师将绳子随意摆放在地面上,尽可能增加曲线和角度。弯弯的桥准备好后,幼儿就可以小心的“过”桥了。
4
模仿走路
这是要求幼儿模仿忍者或者螃蟹的样子走过平衡木的游戏。要将忍者和螃蟹的特征充分表现出来哦!
游戏方法:
忍者走路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立起食指,做出念口诀的姿势,保持这个姿势用脚尖走路。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一直在一旁保护幼儿,为了防止幼儿在平衡木上掉下来,教师可以一边观察幼儿的动作和表情,一边向后退着走。
螃蟹走路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身体与平衡木保持平行,弯曲双肘,小臂向上抬起,双手做出剪刀的形状,横着身体走过平衡木。在走路的时候,可以有节奏的活动两把“小剪刀”哦!
*教师应和幼儿面对面,模仿螃蟹走路的样子走在幼儿的前面,同时注意观察幼儿的脚步,避免幼儿踏空。
<安全提示> 教师应在平衡木的下方和落地处铺上运动垫。如果只有一张运动垫,要将其铺在落地处。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
5
鳄鱼先生,千万别醒
哇,桥下睡着一只大鳄鱼!静悄悄的过桥,千万不要惊醒他哦!这是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小心翼翼通过平衡木的游戏。
游戏方法:
1.一名教师扮演鳄鱼,躺在平衡木下面,假装正在睡觉。幼儿安静的通过平衡木,注意一定要有一名教师在一旁保护。
2.多名幼儿一起站在平衡木上是非常危险的,教师应确保幼儿一个一个按照顺序走上平衡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遵守秩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3.扮演鳄鱼的教师可以时不时的打打鼾、打喷嚏或者翻翻身,让幼儿感受到危机。不过要注意鳄鱼突然发出响声可能会使幼儿受到惊吓,比较危险。因此要避免突然发出激烈的响声。
<安全提示>平衡木的高度一定要与幼儿的身高相适应。如果平衡木的高度太高,幼儿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如果运动垫过高,教师可在地板上多垫几层运动垫,尽量减少高度差。
体育课活动 | 5岁宝宝灵巧性锻炼小活动
5岁宝宝
灵巧性锻炼小游戏
一、摸摸脚跟向前走
这个游戏需要幼儿一边触摸脚心,一边在运动垫上走路。教师要提醒幼儿单腿站立时注意保持平衡,不要摔倒哦!
游戏方法:
幼儿站在运动垫上,一边重复“右手触摸左脚跟、左手触摸右脚跟”的动作,一边向前进。注意触摸脚跟时,将小腿抬到身体的前方。
游戏升级:
在身体后面弯曲小腿,右手触摸左脚跟,左手触摸右脚跟。一边重复做上述动作,一边向前进吧!
二、齐心协力来传球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球,同时进行传球游戏。注意投球时要抓准时机哦!
游戏方法:
1、双人传球游戏
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传球。两人同时向对方投球,并接住对方投过来的球。
2、多人游戏
人数增加,游戏的难度也会增加。人数最多时可以是五人。游戏前,大家要商量好往哪个方向进行传球。此外,传给自己的球也要接住哦!
三、抬抬脚尖,抬抬脚跟
这个游戏需要幼儿运动脚尖和脚跟使绳子穿过身体。训练脚部的细微动作是这个游戏的关键哦!
游戏方法:
1、先抬起脚尖,让绳子通过脚掌下方。
2、抬起脚后跟,让绳子绕过身体下方。
3、将绳子从身体后方转到身体前方,重新开始。
四、蛇形路上的跳绳接力赛
一边跳绳,一边绕过障碍物。顺畅地通过转弯处吧。
游戏方法:
分出两个小组,在每组的路线上放置3-4个障碍物。一边跳绳,一边穿过蛇形路线。在最后一个障碍物处进行路线回转,然后返回到蛇形路线上。
游戏升级:
两人一起旋转一根绳子进行蛇形路上的接力赛。虽然不用跳绳,但游戏中转弯处的平衡性很难把握。
能力辅导:
教师站在起点和最后一个障碍物处。幼儿在转弯处进行转弯时,身体不容易保持平衡,注意不要让他们跌倒。
锻炼宝宝协调性的小活动
宝宝还小,协调性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要帮助宝宝锻炼协调性哦!
一、摇 船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游戏准备:小桥(替代物)。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对方脚背上。两人轮流将对方身体往上翘起,依次轮流摇摆移动。
建议:
1.游戏可几个组同时进行比赛(朝小桥方向移动),先到者为胜。
2.此游戏适合在草坪上进行。
二、抓 包
游戏准备:沙包若干只。
游戏方法:1.幼儿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定游戏顺序。
2.将沙包撒落在桌上,操作者取其中一只沙包往空中一抛,要趁沙包未落下时敏捷地抓起桌子上的一只沙包,然后放置旁边。第二次抓两只,第三次抓三只,以此类推,直至抓完所有的沙包。
游戏规则:
1.用同一只手完成一系列动作。
2.如游戏中接不到抛出的沙包即为失误,应交换角色重新开始。
三、背 砖
游戏准备:小篮球若干。
游戏方法:若干幼儿,每人背一个球,用双手托住,边念儿歌边做走路动作。
游戏规则:球不能掉下来,谁的球掉了即为失败者。
附儿歌:
买砖,背砖,
老爷,上山,
走一步,踮一踮,
看谁跑在前。
四、拍 大 麦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一箩麦”时,乙两手合拢,甲双手同时摞乙的两手背;念“二箩麦”时,甲两手合拢,乙双手同时摞甲的手背;念“三箩开始拍大麦”时,动作同“一箩麦”;从“噼噼啪”开始至最后,两人边念儿歌边按节奏对拍:先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左手,依次进行。
游戏规则:摞手背时两人必须轮流进行。
建议
对拍时,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增加或降低拍手难度,变换花样。如:
(1)两人同时伸出双手,手心手背对拍。
(2)先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左手。
(3)先自拍一下,右手拍对方左手(连续两次),然后换左手拍对方右手(连续两次)。
附儿歌:
一箩麦,二箩麦,
三箩开始拍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
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
磨面做馍馍。
馍馍香,馍馍甜,
爱惜粮食要牢记。
五、摇 元 宵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游戏的协作能力。
游戏方法:幼儿人数不限,一分为二,一部分扮“大人”,另一部分扮“小孩”,“大人”与“小孩”面向同一方向站立。“大人”双手从“小孩”腋下穿过抱住“小孩”,按儿歌的节奏向两边摇动“小孩”,直至念完儿歌,然后抱起“小孩”转一二圈。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1.摇动“小孩”时,必须根据儿歌节奏进行。
2.摇动时“小孩”双脚不能离地。
附儿歌:
摇摇摇,摇元宵,
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
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
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
看见客人问声好。
六、炒 黄 豆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
游戏规则:两手拉紧不能松开。
建议:
1.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进行。
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
3.此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炒炒炒,炒黄豆,
噼呖啪啦翻跟斗。
体育锻炼走、跑活动--小马帮
小马帮游戏锻炼价值:
1、发展走、跑的动作,增强下肢力量。
2、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快速反应的能力。
游戏准备:
1、游戏前看过马奔跑、行走的录像,对马的运动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2、“平地”“小山路”“休息”三个指示牌,一段约4-5分钟的欢快音乐,录音机、海洋球若干只、塑料筐2个。
3、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两端各画一条起点线和一条终点线,相距15米。幼儿扮成马,成一列横队站在起点线后面。教师扮演马队领队,手拿“平地”、“小山路”、“休息”三个指示牌,面对幼儿站立。游戏开始,教师举起“平地”指示牌,幼儿向前快走;举起“小山路”指示牌,向前慢走;举起“休息”指示牌,便停步。教师不断变换指示牌,幼儿看指示向前快走、慢走或停步,看谁先到达终点。
2、在场地上画两条长15-20米、宽50-60厘米的小河,对应小河终点处各放1个塑料筐。幼儿扮小马,8人一组,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条小河的起点。音乐响起,教师发出口令:“小马运粮--开始!”两组第一名幼儿手拿海洋球(当作粮食)迅速通过小河跑向终点,并把海洋球送进塑料筐里,再从小河中跑回起点,拍下一名幼儿的手。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必须按指示牌行动。违者退到起点线后重新开始。
2、必须在宽为50-60厘米的小河内快速跑,不能跑出线。
注意事项:
1、指导幼儿在场地上走、跑时要互相避让,不要碰到其他人。
2、指导幼儿曲线跑时,注意灵活侧身,保持平衡。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及时纠正违反规则的现象。
体育锻炼走、跑活动--小脸盆
小脸盆游戏的锻炼价值:
1、发展走、跑的技能,增强上肢力量。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塑料小脸盆(人手一个),装有水的饮料瓶(人手2个)。
2、较宽敞、无地面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3、一段欢快与抒情交替变化的音乐。
游戏玩法:
1、幼儿双手将脸盆端在胸前,分散站立在地上。音乐声响起,教师发出口令:幼儿双手端着脸盆随音乐节奏快走或慢走。音乐声停,教师喊停,幼儿立刻停止走动。
2、音乐声响起,教师发出口令:“跟着老师顺时针跑!”幼儿端着脸盆,跟着教师在场地上顺时针小跑;教师发出口令:“跟着老师逆时针跑!”幼儿双手端着脸盆,跟着教师在场地上逆时针小跑。
3、在场地两端画一条起点线、一条终点线,相距8-10米。按6-8人一组,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幼儿端脸盆,按先后顺序站在起点线后,各组相距2-3米,在各组对应的终点处放许多饮料瓶(每组每个幼儿两个)。音乐声响起,教师发出口令:“运饮料瓶开始!”各组幼儿按先后顺序从起点小跑到终点,然后拿一个饮料瓶放入脸盆,小跑回起点,将饮料瓶放在起点线处,再端脸盆小跑到终点,再运回一个饮料瓶。当每组每名幼儿运回两个饮料瓶后,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1、幼儿要双手端脸盆,随着音乐节奏在场地中自由四散或顺时针、逆时针地走、跑。
2、幼儿端脸盆运饮料瓶跑时,每次只能运一个,每人运两次,共两个,不能将饮料瓶掉在地上。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在场地上走、跑时要互相避让,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不要碰撞到他人。
2、指导幼儿端脸盆在场地上走、跑时要有快慢节奏。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违反规则的现象及时纠正。
体育锻炼投掷活动--投球
投球游戏的锻炼价值:
1、发展双手投掷的技能,增强手臂的力量。
2、提高投掷动作在力量和准确性方面的控制能力。
游戏准备:
1、小篮球(人手1个),塑料小凳6张,向上开口的大空纸箱4个。
2、地面、空中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中央将6张凳子摆成一个直径约为2米的圆形,幼儿双手持球分散站在圆形边线外,与凳子相距3米。教师发出口令:“男孩子把球投入塑料凳圈里!”男幼儿双手用力将自己手中的球投向小凳。教师发出口令:“捡回自己的球!”男幼儿立即捡回自己投出的球后,回到原来的位置。接着教师再发出口令:“女孩子把球投入塑料凳圈里!”女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游戏......如此反复进行多次。
2、将4个向上开口的大纸箱放在场地四角,幼儿分成4组,分别呈扇形站在纸箱前,与纸箱的距离为3米左右(当幼儿能比较准确地投入纸箱后再适当增加距离)。教师发出口令:“向纸箱内投球!”各组幼儿用双手从胸前将皮球投入纸箱。当各组的幼儿都将手中的球投出后,教师再发出口令:“捡回自己的球站回原位!”幼儿捡球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准备继续投球。如此反复。
游戏规则:
按教师的口令要求捡球。
注意事项:
1、当幼儿将球投入圈内的能力增强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请幼儿在原来的距离上后退一点,增加投球难度。
2、指导幼儿掌握投准的方法和技巧。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能将球投入圈内、纸箱内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对还不能投入圈内和纸箱内的幼儿要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