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班语言教案:神奇的玻璃

发布时间:2019-12-26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说课稿 语言教案幼儿园

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语言教案《神奇的玻璃》,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大班科学神奇的玻璃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玻璃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什么东西不见了》: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引导幼儿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探索操作、初步理解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什么东西不见了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布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延伸,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神奇的布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手的大小》:大班科学活动手的大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让孩子带着自己设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结果的猜想反复验证。引导幼儿如实记录自己实验的进程。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手的大小教案吧。

小班语言教案:神奇的伞


活动目标:

1、 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图片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认识伞的功用。

活动准备:

1、 故事:爱画画的公主。故事中的图片四幅。

2、 蚂蚁、小鸟、等动物的图片,小船、鸟窝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爱画画的公主〉。---教师讲述故事

有一位公主不爱讲话……要仆人去找画上的东西。(出示第一幅图)

我们也来比划一下,猜猜看是什么?要顺着数字来连。

(幼儿回答)

(出示第一个仆人的图片)

原来仆人拿的是什么?可是公主看了蘑菇却摇摇头,又画了一幅画。(出示第二幅图)

我们也来用手比划一下,看看公主画的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二个仆人的图片)

仆人拿来了公主最爱吃的棒棒糖,公主看了棒棒糖,叹了口气,咬了咬笔杆又画了一幅画。

(出示第三幅画)

我们再来用手比划一下,猜猜看公主画的是什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明亮的玻璃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明白纸、木板、玻璃遮窗的不同效果,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内容,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2、培养幼儿在集体中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认真倾听同伴讲述的良好习惯。

3、学习词:明亮、黑糊糊、因为、所以。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实物(纸、木板、玻璃)、玩具房子、图片若干张。

活动重点:

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玩具房子导入课题,小白兔盖了一间漂亮的房子,在墙上开了一个大窗户,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师模仿雷声、风声、雨声),雨水从窗口打进来,小白兔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一起想办法吧!

(2)启发幼儿动口、动脑。想出遮挡风雨的不同办法,并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出示实物(纸、木板、玻璃)让幼儿感知、比较、总结哪种办法最好。

二、出示图片进行讲述

导语:小白兔的房间里现在既淋不着雨又很明亮,小朋友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那么森林里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出示图一、图二,提问:a这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b忽然发生了什么事?c雨打进教室小动物会怎样?山羊老师见状会怎么说?让幼儿发表意见后,师总结。

三、出示图三(分解图1、2、3)请幼儿看看小马、小鸭、小猴想的什么办法,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讲述这些办法好不好?为什么?幼儿讲述后是总结。然后让幼儿通过游戏再一次理解用纸、木板、玻璃遮窗的不同效果。

四、让幼儿两两互讲,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故事《明亮的玻璃窗》,小朋友要学习小猴子,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这样才能想出好办法。

活动反思:

我觉得我设计的这节语言活动适合我们班幼儿,刚开始全体幼儿积极参与,后来有少部分幼儿有说话的表现,可能是知道小动物们用什么办法来挡雨了就开小差了。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是选材好,易于幼儿理解学习,吸引力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通过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幼儿也积极想办法帮助小兔子,尤其是通过实物教具更具有说服力,易于幼儿接受,不足的是在幼儿讲述过程中没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显的有点呆板,再就是提问问题时给的答案有点死,所以幼儿讲述时就会呆板。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神奇的玻璃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玻璃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1-07-21 阅读全文
  • 神奇的玻璃说课稿 说课稿:《神奇的玻璃》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也是对他们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设计了《神奇的玻璃》这一活动内容,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和他们一...
    2020-04-14 阅读全文
  • 小班语言教案:神奇的伞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图片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认识伞的功用。 活动准备: 1、故事:爱画画的公主。故事中的图片四幅...
    2019-12-26 阅读全文
  • 玻璃的日记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玻璃的日记”的内容推荐看这篇文章。周记写作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思维的一个新方式,大家每周都避免不了要写周记记录生活吧。周记能够帮助我们锤炼文学修养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此篇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使用!...
    2023-09-2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

2019-12-17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玻璃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1-07-21 阅读全文

说课稿:《神奇的玻璃》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也是对他们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设计了《神奇的玻璃》这一活动内容,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和他们一...

2020-04-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图片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认识伞的功用。 活动准备: 1、故事:爱画画的公主。故事中的图片四幅...

2019-12-26 阅读全文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玻璃的日记”的内容推荐看这篇文章。周记写作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思维的一个新方式,大家每周都避免不了要写周记记录生活吧。周记能够帮助我们锤炼文学修养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此篇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使用!...

2023-09-2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