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天安门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方案 大班幼儿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大班设计活动方案名称:天安门(语言)
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边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2.学习诗歌。yJS21.coM
●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幼儿跟念诗歌2~3遍。
●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展览幼儿作品。
4.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建议:在建筑区中,鼓励幼儿边建造天安门,边念念诗歌。
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天安门
首都北京天安门,
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高大的城楼雄伟壮丽,
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庄严的国徽挂在红墙中央。
一盏盏官灯放射红光,
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
啊,北京天安门,
你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动物的语言》
活动设计:《动物的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物叫声的含义,满足模仿动物叫声的游戏愿望。
2、通过人和动物对话的模拟表演,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一:师幼两人表演。教师扮演狗的主人,幼儿扮小狗。主人用手抚摸小狗的毛,然后拿起肉骨头放在地上说:“吃吧,小狗。”小狗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谢谢主人,好吃,好吃)。啃起了肉骨头,吃完后又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我吃饱了,我要睡觉了),然后趴在主人脚旁睡着了。
2、情景表演二:一名幼儿表演小狗。小狗站在家门口,急促地叫个不停。
活动过程:
一、听听小狗的叫声
1、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一(只有口型,没有声音)。猜一猜,老师和小朋友表演的是谁?他们在说什么话?
2、幼儿根据表演者的口型及动作进行猜测。
3、观看有声表演,师幼一起揭晓小狗的叫声所代表的意义。
二、你演大家看
1、动物的叫声就是他的语言,他在说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扮演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一边做动作一边发出叫声,请的大家来猜一猜,你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在说什么。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设计情节让大家猜测,猜后再由表演者揭示设计原意。
3、观看情景表演二,小狗的叫声变得怎么样了?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小狗在说什么呢?
三、我和动物聊聊天
1、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和动物聊聊天。幼儿2―3人一组,分别扮演人和动物的角色,运用动作和语言进行“交流”。
2、角色交流时,教师注意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尤其是动物角色,应注意发出富有意义的叫声,教师适时参加能力较弱的一组。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各种春天的游戏
活动一我和风儿做游戏
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在户外活动的乐趣。
2.激发创作潜力,锻炼动手能力。
3.感受风力大小对有关风的玩具的影响。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制作风筝、风车的材料和工具,如纸、水彩笔、竹条、线、剪刀、矿泉水瓶、塑料袋、报纸、细线、小竹条、透明胶、大头针等等。
2.幼儿曾玩过的有关风的玩具。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风,体验春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2.启发讨论:(1)户外玩什么游戏需要风儿的帮助?(2)制作风筝、风车、降落伞等需要什么材料?
3.制作玩具。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前收集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启发幼儿和同伴一起制作风车、风筝、降落伞、飞机等小玩具。
4.和风儿做游戏。
(1)幼儿在户外玩自制玩具。
(2)探究玩具与风力、风速等的关系。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风的玩具。
2.请家长利用休息天带幼儿到户外玩风的玩具。
活动二我做园林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尝试进行多维排序,感受序列美。
2.体验空间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1.用来代表土地的空白和画有网格的长方形(网格为10 cm×1cm)、正方形(网格为3×3cm、4cm×4cm、5cm×5cm)纸板各若干。
2.代表花、树的小模型(或图片)和不干胶。
3.有序种植的花草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1)引导幼儿欣赏有序利植的花草图片或照片。
(2)以春天来了,公园的几块地要种植新的花木,请小肜友帮忙设计为由,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2.提出要求
(1)教师出示一长方形纸板,请一位幼儿把花和树“种’到格子中。
(2)出示教师事先按一定序列“种”的“花”和“树”,引导幼儿比较,让幼儿欣赏按列“种”花和树的美。
3.种植设计
(1)提供画有网格和没画网格的长方形、正方形“土地”及花、树模型,让幼儿自由选择“土地”,和伙伴共同设计,有序种植“花”和“树”。
(2)幼儿自由组合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4.欣赏作品
(1)请幼儿把完成的作品张贴起来,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2)教师点评,重点引导幼儿欣赏正方形网格板的多维排序。
活动延伸
1.提供各种形状的种植盘和小植物(如豆苗和菜苗),让幼儿用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种
植。
2.鼓励幼儿观察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设计――秋天的雨
目标:1.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富饶,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感知、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尝试仿编。活动一:美丽的秋天准备:安排一处秋季特征明显的郊外。过程:(通过郊游和观看录像带,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师:秋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幼: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叶。幼:淡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幼:黄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香蕉,白白的棉花。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你闻到了哪些气味?幼:甜甜的水果味,清香的稻谷味。幼:桂花、菊花的香味。幼:烤山芋、糖炒栗子的香味。师:秋天一过,冬天就要来了。动物、植物是怎样为过冬作准备的呢?幼:燕子飞往南方,青蛙、蛇、熊准备冬眠。幼:蚂蚁、松鼠储藏粮食。幼:喜鹊忙着搭房子。幼:有些树叶变红了,有些变黄了。幼:风一吹,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活动二:凉爽的秋雨准备:在园内户外场地进行。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秋雨,感受秋雨中的景物及其变化。)师:下雨了,我们一起来听听雨声是怎么样的。幼:小雨滴滴答答,大雨哗啦哗啦。师:秋雨落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幼:很凉快,很舒服。师:一阵秋雨过后,你觉得周围有什么变化?幼:天气越来越凉。幼:树叶变黄了、变红了,一片片飘落下来。活动三:欣赏《秋天的雨)师:我们来听一篇很美的散文《秋天的雨》。师: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散文中说秋天的雨是钥匙?幼:秋雨给我们带来了清凉的秋天,带走了夏天。师:为什么说秋雨是轻轻地、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幼:下过雨后,天气不知不觉就凉了,秋天来到了。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幼:秋天的雨染黄了银杏树叶,染红了枫叶。幼:田野变成金黄色,柿子也红了。幼: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开了。师:所以说秋天的雨似一盒五颜六色的颜料给秋天涂上了美丽的颜色。师:秋天有哪些好闻的气味?为什么小朋友的脚常被勾住呢?幼:秋天有各种水果的香。幼:稻谷、栗子、烤山芋的香。幼:那些香味吸引人,小朋友很想吃,不想离开,好像有一块磁铁吸住了他们。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只金色的小喇叭?幼:因为秋雨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师:动物听到了是怎么做的?树叶听到了又是怎么做的?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一边听录音,一边想像秋雨带来的美景。(再次完整地倾听配乐朗诵。)活动四:秋景图师:除了散文里说的以外,秋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请你学着散文中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下。幼:小草黄了,大地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梧桐树叶子像蝴蝶一样飞舞。幼:桂花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石榴咧开了红嘟嘟的小嘴,大雁往南方飞去,高梁红了,棉花白了……师:请根据散文内容或你自己看见的秋景创作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幼儿用芦苇花、树叶、花等材料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附: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嘀嗒嘀嗒地,唱着歌。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颜色给了银杏……黄色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颜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盛装。金黄颜色呢,给了田野,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颜色呢,是给果树的。听,桔子、柿子们你挤我碰,喊着人们去摘呢!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都给了菊花仙子,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点头。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呢! 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还有苹果、桔子、稻谷,好多好多,都在小雨滴中藏着呢!小雨滴还带来了烤山芋、糖炒栗子的香味。小朋友的脚呀,常被那香味勾住。秋天的雨,是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了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做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一大觉!还有小树叶呢,常绿树的树叶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落叶树的树叶飘呀飘,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都在准备过冬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秋天的雨,嘀嗒嘀嗒地,唱着歌……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秋天的雨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动物聚会
目标1.能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较连贯地讲述。2.感受动物聚会其乐融融的热闹氛围。准备挂图,分别用三张纸遮着。过程1.池塘里的动物。――森林里真热闹,许多动物在聚会,让我们去看看吧!――打开中间画面的遮盖,说说池塘里有些谁,他们在干什么。――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小结。2.大树周围的动物。――池塘一边的大树上有些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引导他们对动物的特征、动态、神态进行仔细观察。3.玩跷跷板的动物。――猩猩和小猫在河边干什么,他们看上去怎么样?――乌龟和谁在玩跷跷板,乌龟好像要掉下水去,这是怎么回事?哪两个动物正在看他们玩跷跷板?――请个别幼儿试着讲述这个场景,教师作适当补充。4.木桌附近的动物。――谁坐在木桌旁边,他们在干什么?――小猴看见鳄鱼向他们游过来,想了个什么主意?5.洗澡的动物。――大象妈妈和小象在干什么?小象看上去怎么样?――教师和幼儿一起对这个场景作一描述。6.动物聚会。――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图片。――幼儿看着幼儿活动材料自己讲述,教师注意幼儿的讲述顺序。――请个别幼儿来讲述。建议1.根据图意讲述,教师应该引导幼儿鲜明表达动物的本身特点以及人格化的动态和神态特点,如小猴攀枝时表现出的顽皮,大象妈妈和小象之间流露出的亲情,乌龟玩跷跷板时又憨又惊的神态,小野猪流露出的顽皮而又幸灾乐祸的神色,等等。2.“讲述参考”仅仅是参考,不能要求每一名幼儿都达到这样的讲述水平。附讲述参考:森林里有一个大池塘,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池塘里,一只河马悠闲地躺在气垫上,气垫上还插了一顶遮阳伞,另一只河马“哎呦,哎呦”地推着气垫。大河马张着嘴巴,呵呵地笑个不停,岸边的两只仙鹤朝池塘里看去。啊,大鳄鱼朝小猴子游过去了。池塘的一边,有棵茂密的大树,大树上的松鼠一个劲儿地叫好,原来是三只顽皮的小猴正攀着树枝,树枝被压得一颤一颤地,可他们还不停地“忽悠忽悠”,啄木鸟医生顾不上给大树看病,正瞧得入神。嘿嘿!一条大蟒蛇在树的背后偷偷地张望呢!大树的旁边,野猪和猩猩正在钓鱼,他们笑眯眯的,肯定钓了不少的鱼。正在这时,听到“啊――”的一声,正在玩跷跷板的乌龟好像要掉到水里去了,小野猪在跷跷板的那一头暗暗地笑,原来这是小野猪在捉弄乌龟。长颈鹿和老虎在旁边看着,真为乌龟捏把汗。池塘的另一边,一群狐狸和猴子围坐在木头桌子边吃着香甜的水果,看见一条大鳄鱼朝他们游来,他们喊:“鳄鱼大哥,来一个!”准备把果子往鳄鱼的大嘴巴里扔去。不远处,大象妈妈用长长的鼻子把水喷向小象。哈哈,小象一边哼着歌一边洗澡,舒服极了。
大班语言教案――动物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