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发布时间:2019-12-17 小班语言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教案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欢快的韵律,喜欢念儿歌。
2.爱上幼儿园,感受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准备:
场景:乐乐的家,幼儿园,乐乐和爸爸妈妈的木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提问: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乐乐小朋友却说他有两个家,你能猜一猜他还有个家是什么地方?
揭示答案:幼儿园是乐乐的另一个家。
2.教师操作木偶,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提问:早晨,乐乐是怎样离开家的?他高兴吗?你是怎么离开家的?
提问:到了幼儿园后,乐乐做了些什么事?他高兴吗?你在幼儿园会做哪些事呢?
3.幼儿学念儿歌。
教师有表情地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yJs21.Com
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朗诵儿歌。
建议:
用两拍子的节奏来念出儿歌的韵律,在念到“家”时可适当加重语气。
评价:
1.喜欢幼儿园,能体会儿歌所表现的积极情感。
2.能念出儿歌的韵律。
(附) 儿歌
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亲亲爸爸,
亲亲妈妈,
高高兴兴离开家。
做做游戏,
听听故事,
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设计――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目标1.能跟随老师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及欢快的情绪情感。2.产生喜爱上幼儿园的情感。准备1.在桌面上分别用纸箱设置幼儿园、家庭的简易场景。2.丁丁、爸爸、妈妈木偶各一个。过程1.看看丁丁的家。――教师出示木偶丁丁及简易场景。这是丁丁,这是他可爱的家,这是他喜欢的幼儿园。自从他上了幼儿园后,他就有两个家了。――原来他喜欢幼儿园就像喜欢自己的家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家吧!2.观看木偶表演。――教师借助木偶和简易场景,边念儿歌边表演。――早晨,丁丁是怎样离开家的?他高兴吗?你是怎么离开家的?――到了幼儿园后,丁丁做了些什么事?他高兴吗?你在幼儿园会做哪些事情呢?3.学念儿歌。――老师把丁丁的事编成了儿歌,你们听!――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教师以欢快的情绪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朗诵儿歌,念到“家”时加重语气。――教师引导幼儿边自由地做动作,边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建议1.让幼儿体味儿歌所表现的积极情感,并产生喜爱幼儿园的情感,是本活动的重点。2.用两拍子的节奏来朗诵儿歌,较宜表现儿歌的韵律及欢快的情绪。在“家”处加重语气是为了增强幼儿的朗诵兴趣。附:幼儿园也是我的家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离开家。做做游戏, 听听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文)
小班语言活动设计――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我是小画家
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使幼儿理解《我是小画家》这首儿歌的内容,发展幼儿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
2.丰富词汇:嗡嗡,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模仿创编儿歌的兴趣,鼓励幼儿不断尝试新事物,形成高灵活性的人格特征。
活动准备1.了解动物的习性。
2.邀请中班一位小朋友扮演小画家。
(二)物质准备1.实物投影机、蜜蜂、青蛙、小鸭子等小动物图片各一个。
2.背景图一幅。
3.汉字卡片:嗡嗡。
(三)环境准备 在动物乐园图中,相应地增加动物叫的象声词。(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布置)活动过程(一)游戏法,介绍儿歌角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请中班幼儿扮演小画家出现。让中班幼儿第一次示范儿歌。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内容。提问:小画家画了什么东西?叶儿是怎样的?花儿又会怎样?小画家还 画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的?(学习儿歌内容)(三)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四)鼓励幼儿学编儿歌《我是小画家》。
1.以老师当小画家示范创编儿歌,如:画的小兔蹦蹦跳,画的小鸭呷呷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五)请幼儿把自己编好的儿歌轻轻念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在家也能干
活动目标1.知道在家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自己收拾玩具、按时睡觉。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内容,大胆回答问题。
活动重点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内容,大胆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排练情景表演 电视机一台 积木一盒
一、谈话引起看情景的兴趣1.出示兔宝宝。
2.提出问题:兔宝宝不光在幼儿园乖,在家也是能干的孩子。他怎么能干呢?请月亮宝宝看一看。
二、情景表演1.兔宝宝搭积木,搭得高兴。妈妈叫吃饭,兔宝宝"哎,我收好积木就来"。
2.看电视,看得高兴,妈妈叫睡觉,兔宝宝"好的,我明天再看"。
三、根据情景提出问题1.兔宝宝是听话的孩子吗?
2.他在家是怎样听妈妈话的?教师和幼儿共同扮演,重点引导幼儿进行对话的学说。
四、情境与与幼儿生活相结合1.星星宝宝在家听话吗?
2.你玩过的玩具谁来收拾?晚上睡觉要不要妈妈陪?
3.教师小结:能干的孩子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觉也不要大人陪。
五、活动延伸1.在家你还会做什么?
2.创设环境"在家也能干",引导幼儿、家长与环境进行互动。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表演吸引幼儿的兴趣通过对话的学说强化宝宝的意识与自身生活相结合,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家园共同关注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我是谁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
2.开拓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
3.利用幻灯片发展和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幻灯机一台和《红红的星期天》幻灯片一套、小镜子若干面(等于幼儿人数)、红绿纸片各一张、男孩的画像、女孩的画像。
活动过程:
一.幻灯机演示(发现自己)
1.老师利用幻灯机演示,介绍故事主角红红。
2.通过幻灯机讲述故事《红红的星期天》
二.镜子游戏(认识自己)
1.教室里放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幼儿寻找),这些有趣的东西是什么?(镜子)你们拿着镜子照照看,镜子里是谁?叫什么名字?然后告诉老师,同时向老师介绍自己。
2.两个小朋友一起照镜子,互相讲述彼此的不同地方,教师小结:虽然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大家也有共同的地方(让幼儿说出共同点)。
三.操作练习:找朋友(区分男孩和女孩)
请幼儿讲出自己的性别,然后在众多的纸片朋友中,找出男孩贴在绿纸片上,找出女孩贴在红纸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