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组合多多多(大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相邻数说课稿引言:孩子们都喜欢动手拼图、组图、拼搭建构玩具等,却不知道有很多便捷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来拼搭组合。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组合图形。
2.在操作中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从中获得拼图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块人手一份,红、黄、蓝油画棒人手一套,幼儿操作图样若干,教师演示情境教具、PPT、PSD
活动流程:
单色数块组合—多色数块组图—独立操作、记录—小结、评价
活动过程:
一、数块组合:
通过观看PSD、动手操作,认识“旋转”“翻转”
二、集体解题:数块组图
知道数块拼组的方法和要点,学会颜色对应记录
二、幼儿独立操作
用给定的数块图形多方法组图并记录
三、结合PPT小结、评价:
你用了几种方法组图的?老师演示组图方法。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还剩多少》
活动目标
1、幼儿进一步练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2、幼儿认识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
3、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减法的运算技能。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进一步练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难点:掌握10以内数减法的运算技能。
活动准备
挂图《加法和减法》,蜡烛,橡皮泥,数字卡,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用橡皮泥做一个10根蜡烛的蛋糕。
--这是一个神奇的蛋糕,我们可以对它许下心愿。
请一个幼儿先许愿,再吹灭蜡烛。
--数一数还剩几根没有吹灭。
写出算式10-1=9。
再请一个幼儿吹灭一根蜡烛。
--数一数还剩几根。
写出算式9-1=8。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文章.出自.>师生共同评价。
请幼儿看挂图,做一做上面的数学题。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小班教案: 数数有多少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8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根据口令,按物取数。
3、感受数学游戏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8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幼儿能根据口令,迅速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创设萝卜园情景,立体可采摘萝卜若干。
2、头饰、篮子每人一个。
3、每人1个袋子,袋子上贴有数量为6-8的点。
4、筐子每组一个。
5、三张小动物的图片
一、学习5的点数
1、以兔妈妈带孩子出游为情景,引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天气真好,跟妈妈一起出去玩吧!
(2)、音乐响了,我们一起跳个舞吧!(带领幼儿一起随音乐入场。)
2、以兔妈妈为孩子准备萝卜为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兔妈妈是如何将萝卜一个一个放进篮子里。(指导幼儿一个一个地数着放,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点数。)
二、游戏《拔萝卜》,以不同形式进行按数取物
1、第一次拔萝卜:兔妈妈用说数字的形式提示个别幼儿拔6个萝卜(教师指导:数一个拔一个。)
提问:把萝卜排成一排,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拔错。(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2、第二次拔萝卜:兔妈妈用出示点卡的形式提示幼儿拔7个萝卜。
提问:数一数你拔了几个萝卜?
3、兔妈妈以听声音的形式引导幼儿拔8个萝卜。
提问:数一数你拔了几个萝卜?(鼓励幼儿同伴间互相检查。)
三、游戏《装萝卜》,巩固按数取物
请幼儿自由选择袋子,根据袋6-8的点子数,将收获的萝卜装进袋子中。
四、游戏《送萝卜》,练习按物取数
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头顶上点子的数量给小动物送粮食。
小结:小兔子你们今天开心吗?妈妈也很开心,因为我有一群懂得关心朋友的小兔宝宝,妈妈准备好了礼物,我们一起回去分享吧!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觉活动思维为主,其思维离不开自己的动作和具体情景。数数是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基础,可是由于数的抽象性使小班幼儿数学教育易于枯燥化,幼儿极容易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因此,创设游戏化情境,可以激发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让幼儿身临其境,我在活动开始创设了带领幼儿来到萝卜园的情境,孩子们的兴趣就立刻调动了起来。接着就创设了问题情境,兔妈妈有一小块地,有几个萝卜?小朋友们就自主尝试手口一致地点数,当发现幼儿说错时,我就积极鼓励幼儿不断探索,最后幼儿把自己数数的方法进行了展示,我只是对他们的数数方法进行了小结,并用孩子喜欢的拟人的方法“伸出食指”进行集体数数,点数到最后的教具上说出总数,帮助幼儿理解数到最后的一个数是几就是这些物品的总数。接着就是“帮妈妈拔萝卜”的情境,幼儿不仅要用刚才的方法手口一致地点数自己拔下来的萝卜,主要让幼儿在情境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7以内的事物,后面也有拔8个萝卜的环节,当幼儿对手口一致点数有了较多的经验后,我又鼓励幼儿进行“装萝卜”,帮“妈妈”把拔好的萝卜装进有点子的袋子里,袋子上有几个点点就装几个萝卜。因为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学会。
本次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8以内的数,同时能够体验点数活动的乐趣。整节课后我发现还是有不足之处:大部分幼儿都能手口一致的点数物品,可是个别幼儿在点数的时候能手口一致的点数,但说出总数的时候是错误的。根据这点,我觉得后面的延伸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教室自主寻找一些物品进行练习点数,多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机会。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和少》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摆放形式无关,初步建立数守恒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板1块,纽扣、瓶盖若干。
2.幼儿作业纸。
数一数,说一说,每组有几个苹果?它们都一样多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看作业纸。数一数每组苹果是几个?它们一样多吗?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7个纽扣摆成一排,再请幼儿拿出相同数量的纽扣,<文章.出自.>随意摆成另一种形式,比较和体会,两组物品一样多吗?为什么?
3.教师在磁板上摆出几组相同数量(7个)的瓶盖,但各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请幼儿说一说,是否一样多?它们的数量是几?
4.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物品的数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延伸
老师在活动区可投放像上面那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
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判断物体的多少,认识数的不变性。
2、能熟练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灵活运用变成一样多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气球、灯笼图片若干;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
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幼儿操作用白纸、彩笔。每人一份不同颜色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师举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的,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是不一样多的,就把手抱住膝盖。比比谁的反应最快。
二、动物王国的迎国庆联欢会正在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出示红气球(6个)绿气球(5个)
1、请幼儿分类并且对应排列
2、比比两种气球是否一样多,哪种颜色的气球多(少),多(少)几个?怎样才能使他们一样多?
打乱对应排列的形式,如:不绿气球挤在一起或把红气球变
成竖形排列,问:现在红气球和绿气球是不是一样多?(引导幼儿知道不管怎么排列它们的数量没有变化)
三、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4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6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
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
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去掉多的两个、加上两个或多的给少的一个)
四、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1、示范教幼儿对应记录比较的方法。如红的和绿的比较,先确定记录符号,红的用红圆圈表示,绿的用绿圆圈表示。记录时,拿一个记录一个,强调要对应排列,进行比较。(师生共同记录)
2、请幼儿进行记录:红的和黄的比较(教师边出示幼儿边记录)。分别用红笔和黄笔作记录。
3、请幼儿拿自己的一份积木,边拿边记录。得出比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