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会计的条形统计图(大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引言:学会了数量的计算,老师就教我们做好玩儿、有趣的条形统计图了,一条条的长条代表不同的数量,让人一目了然。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区角中、科学活动中,常出现将物品进行分类后,数了数量,比较了多少。由于没有记录,所以数了也会忘记。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通过不断点数记录,在形成完整的统计后可以清晰的看出数量、比较多少,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其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所在。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分类与统计,并通过看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敢于尝试和探索,愿与同伴合作。
三、活动准备:
1、4个小货架、7个购物篮、条形统计图范例3张、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水彩笔、白纸、条形统计图。
3、小组操作材料:餐具、食品、服饰及其他类(钟、表、书、花)等实物。浆糊、字卡、条形统计图
四、活动过程:
㈠、以开“小朋友超市”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㈡、学做条形统计图。
1、尝试
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统计超市中货架与购物篮的数量。
⑵、交流与讨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货架和购物篮的数量?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的记录方法。
2、观察条形统计图
⑴、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上内容所表示的意义。
⑵、教师小结。
3、探索、尝试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⑴、提出要求:先画好标记再数数货架购物篮的数量,最后再用直条表示数量。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⑶、引导幼儿在屏幕上分别对照分类的标记、数量、表示数量的直条进行评价。
㈢、幼儿将所学的数量统计法,对货品进行分类与统计。
1、交代制作要求。
2、幼儿分小组合作、制作统计图,并将货品陈列到货架上。
4、汇报交流统计结果。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大班优质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横坐标是统计的物品种类、纵坐标是统计的物品数量。
2.能根据前后统计图的对比,明白条形统计图一眼就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并能独立制作完成条形统计图。
3.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桌面玩具:齿轮积木8个、雪花积木5个、子弹积木7个、圆圈3个、聪明棒6个。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空白条形统计图。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你们身后的桌子上有很多的积木啊?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桌上有哪些积木?他们有多少个呢?
小结:哦,像这种先把要统计的物品分一分类,再数一数,最后再把统计结果记录下来,就是统计。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统计。
(1)幼儿按要求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物品的数量。
师:在统计的时候呢,一桌5个小朋友,担会请小朋友自己去选择,统计一下你们桌上的东西并把统计结果记录在桌上的统计图上。在统计的时候可要细心一点,别统计错了。
(2)交流统计结果,巩固、复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师: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的统计结果。(老师把他的统计结果记录在大的统计表里)
小结:从这张图上你们能看出统计了哪些东西?他有多少吗?(一起看图说一说)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记录方法,看,这里也有一张统计图,你能看懂这张图吗?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重点引导孩子从横纵坐标上看出物品的数量)
(2)比较前后两张统计图。
师:这张统计图和刚才我们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用条形来制作统计表呢?(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可以一眼就看出哪种物品数量多,哪种数量少)小结: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那像这种有横坐标、纵坐标,用条形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统计图,我们就叫他条形统计图。在条形统计图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一眼就看出物品数量的多少。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你们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吗?老师帮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张空白的条形统计图,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在这张条形统计图上该怎么记录呢?在记录统计物品的数量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记录呢?(要看纵坐标上的数字)
(2)幼儿根据原来统计图上的数据,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请小朋友拿出刚才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上的统计结果,把他们制作成一张条形统计图吧!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讲讲你的统计图,你统计了什么?你能从你的统计图上一下子就看出来什么积木最多?什么积木最少吗?谁也想来说一说?
5、活动延伸。
欣赏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条形统计图,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条形统计图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条形统计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条形统计图统计了什么?有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能一眼就看出来什么东西最多?什么最少吗?
结束:原来条形统计图有这么大的用处啊,可以不用数数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也正是因为这个优点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所以很多地方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下课后,我们再去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条形统计图吧!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图形分类统计》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条形统计图》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横坐标是统计的物品种类、纵坐标是统计的物品数量。
2.能根据前后统计图的对比,明白条形统计图一眼就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并能独立制作完成条形统计图。
3.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桌面玩具:齿轮积木8个、雪花积木5个、子弹积木7个、圆圈3个、聪明棒6个。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空白条形统计图。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你们身后的桌子上有很多的积木啊?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桌上有哪些积木?他们有多少个呢?
小结:哦,像这种先把要统计的物品分一分类,再数一数,最后再把统计结果记录下来,就是统计。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统计。
(1)幼儿按要求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物品的数量。
师:在统计的时候呢,一桌5个小朋友,担会请小朋友自己去选择,统计一下你们桌上的东西并把统计结果记录在桌上的统计图上。在统计的时候可要细心一点,别统计错了。
(2)交流统计结果,巩固、复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师: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的统计结果。(老师把他的统计结果记录在大的统计表里)
小结:从这张图上你们能看出统计了哪些东西?他有多少吗?(一起看图说一说)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记录方法,看,这里也有一张统计图,你能看懂这张图吗?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重点引导孩子从横纵坐标上看出物品的数量)
(2)比较前后两张统计图。
师:这张统计图和刚才我们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用条形来制作统计表呢?(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可以一眼就看出哪种物品数量多,哪种数量少)小结: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那像这种有横坐标、纵坐标,用条形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统计图,我们就叫他条形统计图。在条形统计图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一眼就看出物品数量的多少。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你们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吗?老师帮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张空白的条形统计图,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在这张条形统计图上该怎么记录呢?在记录统计物品的数量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记录呢?(要看纵坐标上的数字)
(2)幼儿根据原来统计图上的数据,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请小朋友拿出刚才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上的统计结果,把他们制作成一张条形统计图吧!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讲讲你的统计图,你统计了什么?你能从你的统计图上一下子就看出来什么积木最多?什么积木最少吗?谁也想来说一说?
5、活动延伸。
欣赏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条形统计图,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条形统计图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条形统计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条形统计图统计了什么?有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能一眼就看出来什么东西最多?什么最少吗?
结束:原来条形统计图有这么大的用处啊,可以不用数数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也正是因为这个优点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所以很多地方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下课后,我们再去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条形统计图吧!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类统计》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 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