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猫抢玩具(小班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案小班 幼儿园音乐小班教案活动意图:我们的儿歌真好听,打老鼠打老鼠打打打;抬老鼠抬老鼠抬抬抬;洗老鼠洗老鼠洗洗洗;切老鼠切老鼠切切切;炒老鼠炒老鼠炒炒炒;吃老鼠吃老鼠真好吃。通过新音乐教案对孩子激发音乐乐趣,挖掘儿歌天赋。
活动目标:
1、练习投掷等动作。
2、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3、通过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老鼠),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
3、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扮演猫妈妈)带幼儿(扮演小猫)入活动场地。
二、热身运动。
1、寻找铃铛球。(幼儿在草丛中找出铃铛球)。
2、带铃铛球散步。(幼儿跟着教师带着铃铛球进行钻山洞、爬草地、穿花丛、跨栅栏等动作练习)。
三、玩铃铛球。
1、幼儿自由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不同玩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
2、交流铃铛球的多种玩法。(请幼儿演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体现生生互动)。
四、游戏:打老鼠。
1、设疑引起幼儿注意:“妈妈发现四周有老鼠,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可用铃铛球当武器去打它)
2、幼儿自由“打老鼠”。(将场地四周的老鼠抬出来,幼儿用铃铛球打老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打老鼠的方法)。
3、交流“打老鼠“的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用铃铛球打老鼠的)并总结打鼠的方法(投掷的基本方法)
4、幼儿再次玩游戏“打老鼠”。
五、放松活动:收拾铃铛球,幼儿抬着“老鼠”念儿歌(自编)绕圈一周后离开活动场地。YJS21.CoM
小编小故事:
我来给小朋友们讲个小猫咪的故事吧!从前有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他一直都很乖,也很活泼,他喜欢自然界的一切东西。他养过小鸡,小鸭,小乌龟,小白兔,还养过一只小狼狗。但他的这些伙伴无一例外的都离开了他,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多到厕所里,偷偷的流眼泪。因为妈妈告诉他,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他告诉自己不管怎么都不能哭,尤其不让别人看见。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2020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大猫和小猫
幼儿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成人的依赖思想重,为了让孩子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班的几位老师常常哼唱着歌曲,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发现班里的孩子很喜欢听老师唱歌,更喜欢模仿,但由于年龄特征,在活动中的随意性较大,特别是不会控制自己声音的大小,常常会大声的叫喊,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控制自己声音的大小。
2、学唱歌曲,乐于参与歌曲表演。
二、活动准备:大猫、小猫手饰人手一份,歌曲磁带,录音机,泡沫塑料地板。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和孩子一起进行寻找游戏,激发兴趣,参与活动。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教室里藏着一样东西,我们一起去找出来,一人找一个,大家要悄悄地去找,千万别让它跑了!好,开始行动。
(二)基本活动:
1、集中注意力,进入主题。
师:你们真棒,把找到的东西举起来让我看看。我们来坐起,看看里面是什么?(注意孩子“猫”的发音)
2、启发想象,进入主题。
(1)这两只小猫长得不一样啊?(启发孩子说出“一只是大猫”、“一只是小猫“)。
(2)大猫和小猫的后面有根橡筋?(引导孩子套在手上)。
(3)嘘——听!两只猫在唱歌(听磁带《大猫和小猫》歌曲)。
3、教师范唱,孩子听。
4、孩子跟唱,教师注意听孩子的发音,并给予指导。
5、孩子集体唱。教师以动作给予提示。
6、游戏:大猫和小猫。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7、多种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注意不要重复,可以用手的高低动作、声音的粗细、体态动作的不同进行游戏。并对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8、活动小评。
四、活动延伸:
把大猫和小猫的手饰带回家教爸爸、妈妈唱歌和表演。(让孩子进行复习,让家长和幼儿互动起来,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参于的活动。)
小班安全教案《不抢别人的玩具》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小班安全教案《不抢别人的玩具》,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目标:
1. 帮助儿童理解不抢别人的玩具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儿童的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3. 培养儿童的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师幼围坐一起,引入话题:你们有没有被别人抢过玩具?你们觉得被抢玩具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为什么?
2. 借助图片或故事,让儿童讲述或表演一下自己被抢玩具的经历,引发儿童的共鸣。
教学内容:
1. 观看短片或幻灯片,介绍“不抢别人的玩具”的原因和意义,强调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2. 引导儿童发表自己对不抢别人玩具的看法和理解,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
教学活动:
1. 按小组分工,自发展开讨论,分享自己被抢玩具的经历以及自己抢别人玩具的经历,并让他们分析讨论这种行为对别人和自己的伤害。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其中一位扮演被抢玩具的孩子,另外一位扮演抢别人玩具的孩子,让他们感受抢夺玩具带来的不愉快感受,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评估:
1. 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让儿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2. 看望每个小组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不抢别人的玩具”的原则。
拓展活动:
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实践“不抢别人的玩具”的原则,例如在玩具分享时的提醒和鼓励。
2. 制作海报或卡片,记录并强化“不抢别人的玩具”的理念,鼓励儿童自发传达这个信息。
3. 家庭作业:儿童可与家长一同讨论,分享自己被抢玩具的经历,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资源:
1. 短片或幻灯片,介绍“不抢别人的玩具”的原因和意义。
2. 角色扮演活动所需的道具。
3. 海报或卡片制作所需的材料。
我的可爱小猫咪(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意图:
我的小猫小猫哇我的小猫小猫哇
我的小猫小猫可爱又迷人
我的小猫小猫哇我的小猫小猫哇
我的小猫小猫我是真的爱你
握着鼠标游荡 uc 不停的收索着你的踪迹
思念从这一刻开始上线等着你都是那么的甜蜜
活动前幼儿要已经通过音乐教案学会演唱歌曲《找小猫》。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1个、小猫头饰29个、磁带、三用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小猫》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秋游,我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找小猫》,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师总结幼儿创编的动作,并请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
2、播放歌曲第一段,请幼儿边唱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自由地表演。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幼儿找个地方躲起来。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请到一边休息,不能参加游戏了。
3、第二段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地叫,一边爬到猫妈妈身边。
四、待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后,可进行多次游戏,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五、活动结束。
小编总结:
爸爸们应该记得这首歌曲吧:
住着一群神秘的猫
我们在遗忘的角落里寻找目标
除了游戏就是睡觉
黑夜是我们的舞台
我是舞台的主角
巷道是我们的地盘
我的世界谁也管不着
我们是猫,快乐的猫
独来独往,没有虚伪,不会讨好
我们是猫,顽皮的猫
只是有时我们喜欢开开玩笑
——郑智化《猫》
听话的小猫猫(小班音乐教案)
意图:音乐教案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目标:
1 学会关心别人,不吵别人。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儿童歌曲表演。
3 感受运动身体的快乐。
准备:音乐磁带。
重点: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过程:
1、欣赏歌曲。
——播放 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地听一听,动一动。
——你听了这首歌曲想干什么?为什么?
2、学习歌曲。
——按歌曲的节奏朗诵歌词,熟悉歌词。
——再次播放 ,引导幼儿仔细听一听歌里唱的是什么。
3、进行歌表演。
——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磁带,快乐地边唱边做创编的动作。
小编小故事:
在邻居家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叫咪咪。它土黄色和白色的毛交错着,有着两只粉色的小尖耳朵和一个冰凉的鼻子,一双黄色的眼睛镶嵌在脸上,尾巴摆来摆去,亲密地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