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蝴蝶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小班科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活动目标:
1、观察毛毛虫和蝴蝶,体验观察的乐趣,培养探究的品质。
2、简单了解蝴蝶的成长的过程,知道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参观蝴蝶标本展览。
2、课件《美丽的蝴蝶》。
活动过程:
1、观察蝴蝶标本请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中进入蝴蝶标本展厅,自由观察。
2、观看课件《美丽的蝴蝶》
师生共同回顾课件内容:
毛毛虫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美丽的蝴蝶会变化,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才变成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3、讲述故事《美丽的背后》。
(1)蝴蝶小时候叫什么?
(2)蝴蝶小时候和长大后都很美吗?
(3)蝴蝶小时候和长大后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4、游戏:
动物宝宝找妈妈请幼儿在问题卡片上进行连线自然结束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2.对动物的活动和生长有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蝴蝶的图片和标本。
2.蝴蝶生长过程的图片。
3.音乐《蝴蝶找花》。
活动重点:
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审美元素:
蝴蝶是春天里快乐的小精灵,它身上的花纹不仅五彩斑斓、绚丽多彩,而且都是对称的,让人们赞叹不已!无论是翩翩的舞姿,还是停驻花瓣的倩影,都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活动中,通过观察、欣赏蝴蝶,让幼儿感受其独特的美,体验蝴蝶带来的美的享受。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蝴蝶的话题。
师:猜猜这个谜语说的是谁?"有样东西真美丽,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吸花蜜。"(蝴蝶)
师:谜语里为什么说的是蝴蝶呢?你是怎么猜出来?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主要特征。
师:你见过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凭借已有经验,自由讲述对蝴蝶的了解和认识。)
师:(出示蝴蝶图片和蝴蝶标本)这是什么?蝴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主要特征:对称的翅膀、细小的身体、一对触须等。)
师:蝴蝶什么地方最美丽?(引导幼儿观察翅膀上对称的花纹,欣赏蝴蝶身上花纹的色彩美、形状美和对称美。)
3.在交流中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师:蝴蝶最喜欢在什么地方飞来飞去?为什么?
4.出示蝴蝶生长过程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知道蝴蝶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5.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蝴蝶。
师:蝴蝶是怎么样飞的?它停在花上时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一起来学做蝴蝶飞吧!(幼儿随着音乐《蝴蝶找花》用动作模仿蝴蝶飞。)
6.活动小结。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蝴蝶》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蝴蝶、热爱昆虫的情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蝴蝶。
活动准备:
1、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
2、多媒体课件;铃鼓1个;用各种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览区”;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欣赏、观察蝴蝶。
2、利用课件,向幼儿介绍各种类蝴蝶。(凤蝶、蛱蝶、斑蝶、环蝶、枯叶蝶、眼蝶)
3、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4、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1)虫卵(2)毛毛虫(3)蛹(4)蝴蝶
(5)完整认识蝴蝶生长的4个阶段,了解蝴蝶的生长属于“完全变态”。
5、知识拓展:介绍其它与蝴蝶一样成长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螳螂、蝗虫、蟋蟀、飞蛾、蝼蛄、甲虫、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1)口器(2)脚(3)触角(4)蝴蝶对人们的用处。(传播花粉、观赏等)
7、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8、欣赏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师生共同动手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蝴蝶。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内容太简单,只停留在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蝴蝶的4个生长过程,没有更深的去挖掘。可以在每一遍游戏结束,让幼儿摆出不同的姿势,“变”出不同的蝴蝶,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这样可以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也更有挑战性。
幼儿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蝴蝶
一:活动要求: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并感知不同花纹和图案的蝴蝶。
2、学习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蝴蝶。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已剪好外形的蝴蝶若干,记号笔每人一支,油画棒每桌一盘。
3、轻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两根胡须头上翘,
身穿五彩花袍袍,
劳动辛苦我不怕,
跳起舞来我最好。(蝴蝶)
二、利用课件,欣赏各种蝴蝶。
1、让我们跟着蝴蝶姑娘到蝴蝶王国去看看吧!(欣赏课件)提问,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1) 蝴蝶有几对翅膀?(两对翅膀)哪对翅膀大?(前翅大,后翅小)
2) 蝴蝶有没有眼睛?(有一双小眼睛)头上还有什么?(还有一对触角)
3) 蝴蝶的身体是怎样的?(细细长长的)
4) 蝴蝶有几只脚?
2、教师引导:蝴蝶身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图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蝴蝶吧!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只!幼儿欣赏课件。
3、幼儿自由讲述不同图案和颜色的蝴蝶。
三、幼儿装饰画:蝴蝶。
1、利用课件出示蝴蝶姑娘的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
蝴蝶王国马上要举办一次化妆舞会,但是王国的蝴蝶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现在想请你们小朋友帮助我们,你们愿意吗?同时,出示"大花园"。
2、 每人一只纸蝴蝶,请幼儿装饰。
1) 引导幼儿利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的线条装饰,并大胆用色。
四、评价,并展示幼儿作品。
在"蝴蝶飞"的音乐中,幼儿学做蝴蝶飞出活动室。
蝴蝶小班科学公开课活动教案《美丽的蝴蝶》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蝴蝶小班科学公开课活动教案《美丽的蝴蝶》含反思》
小班科学公开课活动教案《美丽的蝴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蜕变过程,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活动《美丽的蝴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蜕变过程。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将幼儿收集的蝴蝶标本、图片布置成展览台。
2.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和蝴蝶的趣事。
2.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引导幼儿用简单饿语言描述自己饿观察结果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引导幼儿自由描述观察到的蝴蝶的外形特征和翅膀上的花纹特点,了解有关蝴蝶的生活习性。
教师小结:
蝴蝶是一种昆虫。蝴蝶的种类繁多,爱吸食花蜜。蝴蝶的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蝴蝶的腹部瘦长,翅膀和身体上有各种花纹。
3.初步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阅读幼儿用书《毛毛虫变蝴蝶》。
教师: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幼儿尝试讲述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教师提升幼儿的认识结果。
幼儿用图片排序,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云南大理蝴蝶泉的风景。
资料包
云南大理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镜。每年一到"蝴蝶会",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下俩直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
最大的蝴蝶展翅是可达24厘米,最小的蝴蝶展翅是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更引人注目,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的标本。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不仅能使蝴蝶艳丽无比,还像蝴蝶的一件雨衣。因为蝴蝶翅膀上鳞片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能保护蝴蝶,所以,即使下小雨是,蝴蝶也能自由的飞行。
教学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1200种。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美丽的蝴蝶》及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美丽的蝴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变化过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美丽的蝴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蝴蝶玩偶,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引出蝴蝶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猜猜一个谜语它是说的是什么的小动物呢?"有样东西真美丽,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好神奇",你们来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呢?(蝴蝶)老师:你们说说为什么是蝴蝶呢?(幼儿回答)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蝴蝶!你们真的很棒呢,给自己拍拍手吧!
二、出示蝴蝶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
老师: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美丽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设置以下问题进行提问:
(1)蝴蝶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椭圆形的)
(2)蝴蝶的头上面有什么?(两个触角)
(3)蝴蝶的胸部有什么呢?(有脚)
(4)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翅膀上面有花斑)
(5)蝴蝶有几只脚呢?(六只脚,脚也叫做足,两只脚就是一对足,那我们数一数有几对足,三队足)
(6)蝴蝶在哪里生活呢?(蝴蝶喜欢花,生活在花丛中)
(7)它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是在干什么呢?(蝴蝶喜欢吃花蜜,所以它们就喜欢待在花丛中)老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蝴蝶的身体是长长的椭圆形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胸部有和腹部长有三对足,翅膀上有花斑,喜欢生活在花丛中,因为它们很喜欢吃花蜜,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是在寻找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哦!它们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就会赖着不走。
(8)那小朋友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一只美丽的蝴蝶妈妈在她要死去之前在树叶上产下了一批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做卵。这个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成长,慢慢的蜕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因为天气的变化,这个毛毛虫就把自己藏到了一个椭圆形的小篓子里,这个椭圆形的小篓子的名字就叫做蛹,慢慢的这个蛹长出了翅膀,长出了椭圆形的身体,两只触角,三对足,身体上也长出了花斑,漂亮极了。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蝴蝶姑娘们都出来了,看!她们正在吃着甜甜的花蜜呢!
2、老师进行提问,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变化的过程。
(1)蝴蝶妈妈在树叶上产的什么呢?(卵)
(2)蝴蝶的卵是什么样子的呢?(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
(3)这个卵经过成长蜕变成什么了?(毛毛虫)
(4)毛毛虫在小篓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长出了翅膀,还有三对足,两个触角)
(4)蝴蝶是由什么变的,怎么样变的?
3、鼓励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变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蝴蝶蜕变的过程,好吗?
四、结束部分:
我们美丽的蝴蝶仙子们我们一起出去吃花蜜吧!跟我们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有秩序的离开,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幼儿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